最后一門課程就這么輕松的考掉了,沒有懸念,沒有感傷。從不會因為是最后一門考試而留戀,因為不喜歡。人生中的考試不會就這么終結,證奴的時代,還有多少次考試等待著我們。
算來,在這個學校學習的時間已近尾聲。上完最后一門課,交完最后一門結課作業,就一切都已結束了。看著其他同學忙碌著收拾東西,客廳突然之間大包小裹的堆滿了行李,我知道,我的四年大學,可以就此劃上句號。
大二時給我們上課的老師,考試時又在課堂出現了。還是她一貫的作風,同學們唏噓不已。真奇怪,為什么同學說好的老師我不以為然,而我覺得可以留下些許記憶的老師同學的反響又會是這樣。評價標準顯然不同。且不說這個了吧,在這里談這個問題實在有點不搭,破壞了整個情緒。那好,這塊跳過,重接上文。大二時給我們上課的老師,考試時又在課堂出現了。還是她一貫的作風,雖不是親切,卻很熟悉。就這樣,昔日的老師和學生以考試的方式又相處了兩個小時。兩個小時之后,結果還是一樣,各走各路,或許從此再不相見。向左轉向右轉,就是這樣,說散就散。
從教室出來,走在坑坑洼洼的石頭路上,遠望屹立前方的圖書館,我在想:四年了,這所學校到底留給我一個怎樣的回憶?四年過后,關于這所學校,我還會再想起什么?老師,還有那么多可敬的老師,值得我去收藏。
記得我曾說過,“只要學校給我提供個圖書館,提供老師就行。”是的,對于這所學校,甚至對于整個南京城,記憶里不免帶有苦澀的味道。從當初的無可奈何到現在的坦然接受,雖是可以放下過往,現實卻仍無可留戀。現實正如我說過的話,如果會有傷感,也是為了對知識和人格的尊重和敬仰。重新遇到久違的老師,想到會是最后一面,不禁有了想要抱一抱對方的沖動。現在都是這樣,到了畢業季,這個充滿復雜情感的時節,伴著微微桂花的幽怨的芳香,我的心又會怎樣?
大學四年,老師為我開了一扇窗,將我引入哲學和美學的殿堂。老師的存在,最先打破了對自我的幻想,我猛然覺察到,身邊就存在這么多有才能的人,而自我卻早已被應試遮蔽了眼光。從此以后,我不斷地讀書,漸漸的,真真正正的為知識的吸納和洗禮而感到愉悅。面對如此多的書籍和寶貴的知識不免有些自卑和恐慌,但能讀上一本好書真可謂是一件快事。我想,如果不是這些即使年輕卻還存有思想的老師,可能真的要對這個世界抱有失望;如果沒有老師和知識的指引,我的大學真要留下永久的無邊的缺憾。雖然我知道,許多學校比這所學校好上百倍,會更適合我,我想說,至少在這個學校中,我收獲到很多,四年的漫長時光我沒有白過。感謝老師和知識的給與,讓我能感受到大學時光的可貴。
真正的學習生涯,從我的大學開始。真正開始懂得人生,從我的大學開始。脫離了應試的禁錮,打開另一扇窗,尋找自我,追求獨立,不斷去超越,渴求生活的堅強。
然而,四年的大學就這樣過去了,留有些許遺憾。當我漸漸明白些什么的時候,時光已悄然溜走。大學時光已不在,不知是否還會有如此自在悠閑的未來?等著我的會是我所期待的嗎,想要去填充彌補一段空白,更是留住還可以自我的現在。
此文寫于2012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