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心里輕輕地唱著歌,「翩然」的去了!”在這個雪花開始紛紛飄落的季節。
我想她該是特意選在冬季離開的,和雪一起,優美而輕盈地,翩然歸去。
從此以后,便可擺脫軀體的痛苦,‘自主,自由,自在’地飛翔!
肆意且決絕。
她說!一個人生命的美好,就在于能愛、能恨、能哭、能笑、能唱、能說、能跑、能跳、能紅塵作伴,活得瀟瀟灑灑。
她說,在這個年紀,生命不會再更好。
她走到了人生的邊邊上,像在風中搖曳的一點燭火,微弱地亮著,時時需要被人護在掌心,否則就會熄滅,脆弱且茫然,她不想慢慢枯萎,所以化為雪花飄走了。
她活時熱烈,死時亦翩然,配的上這轟轟烈烈的一生。
世俗眼里的輕生或者自殺,怎生相配!
瓊瑤,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但如果不是她的離世,其實已經很少聽到瓊瑤這個名字了,偶爾聽人提起,也是調侃〖她失去的是一條腿,而我失去的是愛情〗,這種奇葩臺詞。
批判的聲音越來越多,在這個金錢至上,自由主義的時代,表達愛情至上的人,大抵是要被批判的。
這是時代變更,思想潮流變化的緣由,無可厚非。
我亦不曾拜讀過瓊瑤的作品。
只記得小時候,一到放暑假,湖南臺就開始播放《還珠格格》。
小時候懵懂,只知道故事情節精彩,人物好可愛,小燕子會武功,超酷,但背詩詞總犯迷糊,紫薇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表面看似柔弱內里卻很有力量。
至于其中的愛情,是完全看不懂的,男女主愛得死去活來,說什么‘山無棱天地合乃敢與君絕’,說什么‘我心痛得快要死掉了’,這拉拉扯扯的還沒容嬤嬤扎針看來得揪心!
但這幾天瀏覽了好幾遍她遺留的信件,人生自傳《雪花飄落之前》。
引發了一些不一樣的思考。
生如火花之絢爛,死如雪花之翩然,這是她對人生和死亡的態度。
一生66本著作,平均一年一本的節奏,可謂高產,她用文字在這個世界恣意起舞,如火花般盡情燃燒。
并影視化捧紅了一批批瓊瑤女郎。
一個人,一生,專注一件事,為其生,為其活,并為此鑄造了一個瓊瑤王國。
這是多么炫酷的事情啊!
而她對愛情和生活的態度,同樣引人深思。
她的作品里所表達的本質是愛就要轟轟烈烈,沖破世俗的一切桎梏,也要和你一起。
可經歷過的人都知求而不得、愛而無果,才是人生的常態。
于是,我們變得猶豫怯懦。
可越是膽怯,就越是向往瓊瑤筆下的那份赤誠和無畏。
向往你是風兒我是沙,纏纏綿綿到天涯,向往我們策馬奔騰,共享人間繁華,向往我們吵吵鬧鬧卻一直紅塵作伴,活得瀟瀟灑灑。
在某些孤獨,黑暗的時刻,思及此,我依舊會為之動容。
想來文字的意義,就在于此。
一個舊時代已過去,主張自由主義,獨身主義的時代到來,可當某一個主義大部分人都在吹捧的時候,它離走向極端應該也就不遠了。
這些主義會不會像之前一樣,在下一個階段被批判呢?不得而知。
但不論任何時代,一個人定是需要愛和生活,這是毫無疑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