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愛情從來都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個家庭的事。
也有人說,愛情就是兩個人的事,與他人無關,所有走不到最后的愛情都是不夠愛。
其實,誰說的清楚呢。
在當今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愛情往往摻雜了很多雜質,想找到純粹的愛情是那么不容易,有的都到談婚論嫁的地步了,卻不免世俗的被巨額聘禮擺了一道,終究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去年國慶節左右,家族里的微信群炸開了鍋,小叔小嬸說他們的兒子估計快要結婚了,有點倉促,因為堂哥女朋友懷孕了,所以想要快一點結婚。我們為他們開心,堂哥家最近好事連連,他們本一直在S城租房打工,前幾個剛買了一套房子,接著又是結婚,接下來又會生寶寶,怎么看,都是擋不住的幸福。
接下來就是兩家長輩見面商量著婚禮的事,本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情,可是烏云也隨之而來,以至于最后不歡而散。
女方父母開口要了二十萬彩禮,S城房價本就很高,小叔小嬸已經把所有的錢都用來買了房子,剩下的錢只夠結婚用,最多能給五萬元當彩禮。
然而女方父母根本不滿意,一定要二十萬,少一分都不行,女方父母很強勢的擺明態度,家里還有一個男孩,過幾年也到了結婚的年齡,所以要用女兒的彩禮給兒子娶媳婦。這種邏輯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還那么理所當然的提出要求,可是你兒子結婚和女兒嫁人要彩禮有什么關系嗎?真想問問他們這到底是嫁女兒,還是拿女兒換錢。
原來在他們看來,嫁女兒是一種獲利的手段。
雖說以前在電視上看到這種新聞,可是當真實的發生在身邊時我還是不能接受,這算什么,女兒是用來當成金錢交易的嗎?兒子的幸福就是幸福,女兒的幸福就可以不在乎嗎?
更可怕的事是在他們發現堂哥家是真拿不出這二十萬當彩禮的時候,他們竟然拉著女孩去醫院做了人流。那女孩也被父母洗了腦,認為男方不夠愛她,否則怎么會不愿意給這二十萬的彩禮錢。
真是不敢想象有這樣的父母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在這樣的家庭長大也是受了很大的影響。故事的結局就是他們扼殺了那個還未出世的孩子,帶著女孩回了老家。
本是人生一件喜事,卻偏偏因為這彩禮,成一件無奈可悲的事。
如果那女方父母能不這么重男輕女,如果能不把女兒的婚姻建立在彩禮交易上,如果那個女孩能不拿彩禮錢考量男方,故事的結局是不是就多了一個幸福的小家庭了呢,我們不得而知。
自古以來,男女結婚,給聘禮已經是一種風俗,不給才顯得奇怪。然而當以聘禮給的多少來作為衡量男方誠意的唯一標準的話,還是很欠妥的。畢竟每個家庭的經濟狀況都不太一樣,當過多的比較,攀比形成一種風氣時,它就扭曲了結婚這件圣神又純潔的事。
女孩真的不要用彩禮錢去衡量對方對你的重視程度,結婚后都是一家人,無論給的多少,以后還不都是你們的。我想,如果你們足夠相愛的話,他會愿意把他所有的錢都交給你的。畢竟,你是陪他走完人生接下來的旅程的。
當然,的確會出現那種很吝嗇的男方,一點彩禮錢都不想給,就想把人娶回家,這也說不過去,畢竟五千年來,給彩禮也是一種尊重,最起碼的真誠還是要有的。
感情講究互相付出,現在大部分人都是獨生子女,一對情侶的結合,背后是四個老人的付出,彩禮錢在這時就真的沒那么重要。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孩子能幸福,這不是比什么都重要嗎?
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情就是愛,無論是親情,友情或是愛情。我們與生俱來就擁有愛人的本領,也擁有被愛的幸運。別讓愛情輸給物質,輸給現實,輸給考驗,輸給面子。
比起其他,愛本來就是無價的,不是嗎?
愿全天下可以走到談婚論嫁的情侶能不被聘禮束縛,能帶著他們的愛情成就一個新的家庭。
愿全天下的父母能看到孩子相愛的一面,別用聘禮考量對方愛的程度,別因為所謂的面子毀了孩子們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