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家的位置為中心。
正南方向有四塊田地,我們叫做南地;
東南方向有一大塊田地,我們叫做東南地;
正東方向有一塊田地,我們叫做大東地;
東北方向有一大塊田地,我們叫做東地;
西北方向有小塊田地,我們叫做西北地。
我們家不可能都被田地包圍了,所以我說的這些都是和家里有一定的距離的。
平常下地干活的時候,近則步行,遠則騎著自行車。
小學時期,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家里大人在不在家。
不在家的話,就先去南地找找看,這塊田地離得近,工作量大,大人們有很大的可能一天都耗在那里。
有時會碰到一位大人在家,其他人還在地里干活的情況。
這個時候,我們總會習慣性的問一句,其他人都在哪兒呢?
得到的回答,要么是在南地,要么在東南地,或者其他田地。
總共就那么幾塊田,不是在這就是在那,可是一塊一塊的去找,也挺費時間的。
而且去找他們的路上,和他們走差了,白白浪費了時間和體力。
有一次下午放學,回到家,發現家里人都不在。
我自己一個人跑到東北地去找人。
那是一塊棉花地。
每一棵棉花都有大半個成人高,可我還在上學,踮起腳尖也夠不到白云似的棉花。
看不到大人,臨近傍晚,黑暗慢慢襲來。
驚慌失措的我兀自在棉花地里哭泣,直到被村里其他干完農活打算回家的人發現,才把我送回了家。
2.17更新
春季里是沒有什么農活的。
小麥播種好了,如果春節期間下一場大雪的話,來年長勢必是極好的。
這個時候,大人們在做什么呢?
一般的農戶家里會養一些家禽。
我們家養過牛,養過鴨,養過鵝,養過羊,還有直到現在還在養的雞和豬。
這算是農民的副業了。
可是這個副業也不是那么容易維持的。
我們家的那頭牛,是個徹徹底底的吃貨。
小時候家里窮,買不起飼料喂它。
它的主要食物來源是我們每天去地里干農活給它割的雜草。
暑假里最煩的就是每天要下地割草了。
這真是個體力活。
雜草也有很多種類的。
我最喜歡那些小而輕的雜草。
因為割起來比較容易。
不須用太大的力氣,只需用手握著鏟子,輕輕一推,就能把雜草割掉。
有一種雜草是最難割的了。
在網上專門搜了下這種草的學名,還是比較接受羊茅草這種稱呼。
你看它這么大棵,就是成年人要割掉它也是要費一番力氣的。
我們用的鏟子是那種短柄的,有二三十厘米長,拿它去割草的時候,要用手掌的末端去推鏟子。
最煩的莫過于明明吃奶的勁都使出來了,可是羊茅草依然紋絲不動。
那就別怪我不手下留情了!
將鏟子的一角對準羊茅草的根部,左手抓著羊茅草,右手掌用力多推幾下,羊茅草就會被連根拔起了。
看,這么大一棵羊茅草被我拔掉了。
這件事情帶來的成就感遠遠大于割掉那些小而輕的雜草所帶來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