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很多人都明白做事需要循序漸進,也知道設定目標的重要性,同時也明白為了實現目標最關鍵的是要堅持。但最常見的現象是,在許下豪言壯志后,剛開始和打了雞血似的發力過猛,然后一天天的這種昂揚斗志漸漸消退,比如健身、減肥、學習一項新技能等等,總是容易出現半途而廢。
古人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有一個好的開頭并不難,能善始善終,堅持到底卻不易。偷懶是人的劣根性,我也同樣有這樣的問題,之前野心勃勃定下日更1000字的豪言,考取CPA的壯志。但是到現在為止,簡書創作沒能天天寫作,即使寫了也未能達到1000字,敷衍了事;CPA連報名準備都沒開始做。悲傷逆流成河。
今天晨讀推薦了《微習慣》,其作者斯蒂芬?蓋斯,一個普普通通的宅男跟我們大多數人一樣容易半途而廢,但是在不斷地尋找方法中,終于找到了突破口,這個方法就是——微習慣。
1.何謂微習慣?
微習慣,顧名思義是一種非常微小的積極行為,因為實在過于微小,小到不可能失敗。當你想要培養一個新習慣,把它刪減、大幅縮小成為一個極小的動作,例如每天寫50個字,或是看2頁書,這種微小的目標小到你都不好意思向別人說這是你的目標。
2.習慣為何難以養成——微習慣的巧妙之處
我們為什么 不能將一件事堅持下去呢?主要是因為期望值過大,每天改變的量太大,如果有頑強的毅力還可以,但是很不幸,我們大多數人仍是普通人,每天的改變對于我們的大腦、身體來說太過痛苦,心里自然會生出抵觸。剛開始,我們的意志力和欲望大于壓力提供給我們持續的動力,隨著時間的推移,意志力慢慢減弱,欲望之火也漸漸熄滅,內力的壓力猛然爆發壓過意志力和欲望,于是產生了懈怠。
微習慣的特殊之處在于每天的改變微乎其微,不會對大腦產生太大的強制作用,所需的意志力也并不大,因此堅持的時間會在不經意間增加。
3.如何培養微習慣?
01制定
第一步:結合之前的精要主義,選擇一個目標。例:為了增加閱讀量。
第二步:縮小目標,可以認為是劃分成極小的步驟。例:每天閱讀2頁書。
微習慣的目標設置技巧:要把習慣目標縮小,小到不可思議為止,這樣才會讓大腦認為它毫無威脅。如果你不確定用多小的習慣來培養,那就選擇更小的那個。
02執行
第一步:微量開始,超量結束
看到這,有人會問:這不是換湯不換藥嗎?不,事實上,很多人會有這種感覺,等你一開始看了一行字,你會想著看完這頁,看完一頁仍不過癮,繼續接著看,這種癮是不自覺產生的,有點類似于“5分鐘起飛法”:你不自覺地在給自己加量。用多余精力超額完成任務,而不是制定更大目標。正如我一開始只打算寫個100字,但是寫到這里,字數已經不受控了,滿滿的成就感。
第二步:堅持記錄完成狀況,反饋很重要
吾日三省吾身:完成了沒?完成情況如何?(記錄下精確數量)如何改進?(例如什么時候有時間,什么時候效率高?)
把記錄放在最顯眼的地方,每天花個幾秒瀏覽一下。
PS:記錄下精確數量是為了能夠估算自己每天的學習進度,記錄時間是為了了解自己的時間管理,這些都是為了以后如果計劃需調整時有明確的數據依據。
第三步:獎勵自己
每天一次小獎勵,一周一次大獎勵,讓自己能先體會到物質上的收獲。
03養成
習慣的養成平均需要66天,別想著15天、28天就能形成一習慣,欲速則不達,別想圖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