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在朋友圈看到致良知的線上學習,純公益的,就掃了二維碼進群。這段時間也在讀傳習錄,想看看是不是有老師講解陽明心學。
9月18日開課,分了小組,有志愿者當班長,每天布置作業。以前學習讀一遍原文或者聽一遍,了解大概意思就行了,而在致良知線上學習,要求每天務必聽原文,聽導讀,寫心得,有兩次沒完成就退群。這周聽了五遍原文和導讀,還有老師的點評,優秀學員的心得,收獲了很多。
本周學習的是陽明先生的《教條示龍場諸生》,是陽明先生在龍場悟道后,很多學生跟隨先生,先生離開龍場時送給學生的教條,以四事相規:立志、勤學、改過、責善。
讀這篇原文和博仁老師的導讀,讓我知道了立志的重要性。
先生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于志者。”“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飄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
老師的講解也分清了立志、愿望和目標的區別,立志是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愿望是做成什么事,目標是具體做些什么來達到目的。
周二沒弄懂的立志的標準,早晨劉媛老師就在點評責善里給了解釋 ,就是我們的立志是要利他的 ,而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心和欲望,這樣的志向就是我們應該立的。
立志為君子,就應當發奮求學,但凡學習不夠勤奮,必定是志向尚未篤定。
勤學上要做到五個方面:1、謙默自持,無能自處,人要保持謙虛的心態,不能有傲慢之心。2、篤志力行,勤學好問,堅守自己的初心和志向,然后去學習成長,不懂就問。3、稱人之善,而咎己之失,多稱贊別人,感恩別人的付出,改正自己的過失。4、從人之長,而明己之短,發現別人的長處,看到自己的短處和不足。5、忠信樂易,表里一致,做到忠誠可信,和樂平易,表里如一。做到這樣就是愚鈍一點,資賦沒人好又有什么關系。
人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
夫過者,自大賢所不免,然不害其卒為大賢者,為其能改也。人不怕犯錯,而在于覺察,在敢于面對錯誤,去改正。
徐瑤老師還給出了非常有用的改過四步驟:1、錯了及時認錯,態度誠懇。2、仔細反省說清自己錯在哪里。3、接下來用什么辦法解決,將不再犯錯。4、犯錯后受什么懲罰。
如果有人認為過去犯了錯,即使改過從善,別人仍然不會信任自己,甘愿污濁終焉,先生說他亦絕望爾。
勸勉向善,是朋友應盡的責任。
責善,就是要鼓勵自己和勸勉他人從善,在勸勉別人時要委婉,不要加以評判。徐瑤老師說在對別人責善時要做到“心純粹,去私欲”,那別人一定會接受到你的善意。
對別人對自己的建議和勸勉,我們要懷著感恩的心接受,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師也,安可以不樂受而心感之乎?
書讀百遍,其意自現,每聽、讀一遍都會發現圣賢的每一句話都值得我們在生活工作中好好踐行,與生活是貼近和息息相關的,而不只是道理和知識。所以我們知道了多少不重要,做到了多少才是最重要的做到了之后悟到了更重要,悟到了之后才能外化于內,成為自己行為做事的準則。
就如徐瑤老師在點評責善里分享,老師們因為內心有遠大的志向,篤定清晰,他們每天4點起床學習,自律慎獨,表里一致,不斷自省精進,走在致良知的路上,他們的每一天都是充實豐盛的。
靜下來向內看,覺得這一周的學習,寫的心得被老師在早晨表揚了兩次,內心有點高興又有點惶恐,覺得自己沒有做什么,是不是我可以做得更好一點,還是我要低調一點呢,各種念頭出來,才知道我的內心是多么的混亂,對自己沒有清晰的定力,還有對自己的不認可,有抱怨擔心。
寫下來覺得自己也很勇敢了,學習就是來看到自己的,覺察到自己的,只有看到覺察到也才能去改正,不然每天在無意識當中混日子不能醒來。學習是一輩子的事,而不是把知識點學懂學透,而是在生活工作中用起來,知行合一。
致良知教育研究院是一家在國家審批局正式注冊的從事圣賢文化研究,實踐、傳播,教育培訓的一個公益學習平臺。(全稱:濟南市萊蕪區致良知教育文化研究院)
從成立之初就秉承完全公益,永遠公益,純粹透明,無私奉獻的原則,致力于讓身邊多一位致良知的中國人,成為帶給人們內心溫暖與光明的心靈家園。真心希望更多人牽手圣賢,領悟真理,依道而行,走上致良知的光明大道。
經過這個星期的開班,志愿者無私的付出,給每一位同學電話,組群,帶領大家一起學習,布置作業,點評,被致良知的一群人感動。
博仁老師和志愿者們是一群大愛之人。這世界上總有那么一群人會站在光明處用光來引領這個世界,相信這樣的愿力和能量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這之前也一直在學習傳統文化和身心靈課程,對自己想要什么不是很清晰,生活中充滿誘惑,自己的貪嗔癡疑慢很多,想找一個清凈的地方去修行。
學習《教條示龍場諸生》讓我看到我是在逃避,也是沒有志向的人,很慚愧。被致良知學院志愿者們感動,靜下心來,問問自己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我的志向是什么?我很清晰的告訴自己我的志向就是做一個致良知、止于至善、利他的中國人。我的目標就是用余生把陽明心學學懂學透,在生活工作中做到知行合一,然后去影響和帶領身邊人學習陽明心學。
帶著覺察活在每一個當下,,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自省,改過,為善去惡,讓內心的光點燃自己,照亮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