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剛上初中,有一天笑著對我說:爸爸,你都和時代脫節了,你聽的是七零后的歌,喜歡的是七零后的明星,看的書都是以前的經典。現在時髦的東西你都不知道。
記得收音機里有一檔猜歌名的節目,當一位聽眾沒說出歌名時,主持人安慰她說,猜不出來也是好事,證明你還年輕,因為能說出這首歌名字的人基本上都已經老了。說完后主持人笑了,但我沒有笑,因為我知道這首歌的名字——夢里水鄉。
但幸好心里也并不過份難過。
一個同事開玩笑說,雖然我只大你幾歲,但咱倆有代溝,我是你上一個年代的人。想想也是,如果把光陰比喻成罐頭,年代就是我們的生產日期。六零后七零后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上帝把人們按年代的標簽分別放在了不同的架子上。
事實上人總是要老的,我的外甥女是九零后,我女兒是零零后,有一天外甥女算完年齡后抓狂地說,等她像我這么大的時候我就老了,這可怎么辦好啊,天吶!
我們都笑了,笑完后都沉默了下來,因為對她來說,'老'雖然恐怖,但還是個'將來時',而對我們來說,老已經是現在時了,甚至是過去時了。
但幸好心里也并不過份難過。
因為自己已經可以接受'老'的事實,且已經尋找到了一堆可以慰藉心靈的理由:如果把人生比做在讀一本書,有幸稱為老的人,至少證明他已經讀過若干篇章了。如果把人生比做喝一壺酒,有幸稱為老的人,至少已經是微醺了。如果把人生比做旅行,那有幸稱為老的人,至少行囊已經很充實了。
而認可這個觀念的人,都已經不在年輕了吧。(^_^)
我相信,人的心靈可以始終激情燃燒,這種熱情的火焰可以超越身體的老朽,可以穿越年代的更迭,始終陪伴著你,但是——我們很難游出年代的河流,我們最最重要的價值觀,我們刻骨銘心的情感,我們的絕大多數的知識層面都在那個年代里流淌。
你可以用現代化的技術延續外貌上的青春,但走在街上 ,一首老歌一下子勾起了那樣濃烈的回憶,才不得不承認,我們可以騙過別人的眼睛,但騙不過自己的內心。
是那樣的時代才有現在的我,一個并不偉大但至少我自己基本上認可接受的我。我已經有我的價值觀了,所以不會再隨波逐流人云亦云了,我已經有自己的審美觀了,所以不用在看時尚類的雜志耽誤時間了,我已經有有自己的判斷了,所以知道剩下的時間里該當如何生活了。
生命自有其深沉的境界,當開始接受人終將老去的事實,也就洞察了人生,就不會以年青為傲年老為懼,就可以為必老而諱為時髦而媚,就可以淡然地站在山頂眺望人間,甚至,歡喜上這種人書俱老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