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深得當官之味,有人質疑他的專業(yè)知識,他立刻就表示我這樣做才表明具備了專業(yè)能力。
一則表示事必躬親,什么都仔細了解,以免有所疏漏。
再則不管做什么,得先給自己拉大旗作虎皮,獲得大義的名分,再論短長。我的做法就是禮,誰敢質疑我?
原文
子入太廟(1),每事問。或曰:“孰謂鄹(2)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八佾注釋
(1)太廟:君主的祖廟。魯國太廟,即周公旦的廟,供魯國祭祀周公。
(2)鄹:音zōu,春秋時魯國地名,又寫作“陬”,在今山東曲阜附近。“鄹人之子”指孔子。
八佾譯文
孔子到了太廟,每件事都要問。有人說:“誰說此人懂得禮呀,他到了太廟里,什么事都要問別人。”孔子聽到此話后說:“這就是禮呀!”
八佾評析
孔子對周禮十分熟悉。他來到祭祀周公的太廟里卻每件事都要問別人。所以,有人就對他是否真的懂禮表示懷疑。這一段說明孔子并不以“禮”學專家自居,而是虛心向人請教的品格,同時也說明孔子對周禮的恭敬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