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撇一捺 快意人生

? ? ? ? ? ? ? ? ? ? ? ? ? ? ? ? ?

郭校長其人

一切都是因果相連,一切的相見相遇都是冥冥之中的命運安排。

十四五年前,和郭愛德校長初次相遇在姚村鎮一中的校園,那時他還在采桑鎮中心學校任校長,年紀輕輕已經走上領導崗位,羨慕之情頓生。

之后他調到了教體局辦公室任副主任,一篇篇攜珠帶玉極具才情的文章見諸于報端,我也開始了背誦唐詩宋詞,開始了文化積累文字陶冶的過程。

聽說郭校長寫字了得,“推敲”書法藝術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再加上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在書法界書品人品俱佳,被業內人士奉為翹楚,推選為林州市書協主席。

輝煌二小

2009年,郭愛德校長調任林州市第二實驗小學任校長,開始了他大鵬展翅的歷程。又入校園的他,確立了“一顆心明理誠信,兩件事讀書寫字”的治校理念,文化人自有不同凡響的思想,這一思想貫穿了他在二小的10年,愈走愈真,愈走愈明。

林州市第二實驗小學,歷來就是教育界的一個標桿,前幾位校長在任期間,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臺階,已經把學校推向了一個又一個巔峰,郭校長初來乍到,又會有何新的動作,大家拭目以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書法藝術成為郭校長的治校之寶。教老師寫字,教學生寫字,充分利用手頭的“教學資源”,開展書法名家進校園活動。一時間,校園內翰墨飄香,學書法蔚然成風。一段時間下來,學生們寫字端正了,做事認真了,書法成為學生們提綱挈領、導引人生航向的得力推手。校門口、欄桿上、墻壁上,到處都是學生書寫的毛筆字,書法成為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寫字與讀書并駕齊驅,搭建舞臺助力成長。郭校長博覽群書,書法圣手,影響著一個個老師和學生們。培養青年教師,構建班級特色。唐詩宋詞品鑒課,李俊麗的成語教學特色課,侯華麗的語文主題特色課,成為知名品牌走出林州、走向全國。

“家有梧桐樹,引來金鳳凰”,全國各地參觀者紛至沓來,取經者絡繹不絕,林州市第二實驗小學不僅僅走出了林州,而且走出了河南,走向了全國,在2017年被評為全國文明校園。

書法比賽

2016年9月,林州市永和希望小學在大家的期待之中開學了,新的學校應該朝哪個方向發展?她的著力點在哪里?這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讀書寫字作為學校的立足點和支撐點,成為全體永和教育人的共識。如何去開展卻是一個令我們頭疼的問題,多次到第二實驗小學,向郭校長請教,郭校長總是虛懷若谷,傾囊相授,我們也是希望而去,滿載而歸。

“背靠大樹好乘涼”。2017年的春節前夕,為了提升學校的文化氛圍,我們學校想進行一次書法比賽,贊助單位找到了,可是苦于我們是新建的學校,沒有名氣,怕舞臺搭就,冷冷清清。沒有人參與,這時我們想到二小,想到了郭校長,再一次登門求助,郭校長滿口應承,解除了我的很多憂慮,幫我們解決了活動中間的諸多困難。

在郭校長的鼎力支持下,我們學校的”墨香二小,相約二小”書法大賽,在2017年的3月如期舉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 ? ? ? ? ? ? ? ? ? ? ? ? ? ? ? ? ?

書法與管理

曾記得“墨香二小,相約永和”相約過程中,有一次拉郭校長到永和考察,在車上我們談到了語文教學,郭校長如是言:中國的文學就是一種意像,是為了培養人的審美素養,樹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所有的語文試題并沒有什么標準的答案,所有的文學作品必須在閱讀中去掌握去想象,所以我們必須讓學生把海量閱讀和深度閱讀相結合。

在舉辦書法比賽的現場,林州書法界名流紛紛到場,一展風流。其時,郭校長手指有指鞘炎,他還是忍住疼痛,揮毫潑墨,這也成為書法會上最難忘的記憶。

始終關心永和書法的發展,2018年書法名家進校園,郭校長再一次光臨永和希望小學,對學校的書法教育給予了肯定,并提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議 ,對永和書法工作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林州二小,不僅僅走在了林州的前列,而且走在了安陽乃至河南省的前列,學校成為了林州教育的窗口。全國各地的學習參觀者蜂擁而至,好評如潮。二小也成為了擁有四個校區,200多名老師,8000多名學生的“航空母艦”。

作為管理者的郭校長,舉重若輕游刃有余,二小的發展一日千里。用制度說話,以文化育人,二小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春天。在2018年春節前的教體局工作匯報會上,聽了郭校長的《一群人推動一群人》匯報之后,我深有感悟。

主政二小十年來,郭校長從來沒有和老師發過脾氣,從來沒有紅過臉,他以一顆仁善之心,以他的儒雅氣質,以他的滿腹經綸,以他的丹青妙手,以他的文化素養,在引領著二小的發展。

忙碌的工作之余,郭校長經常走進課堂,給學生講解學習漢字的方法和漢字的發展史,給學生講《三國演義》,讓各個班級排三國劇,把學生帶進了浩瀚如海的文化王國,從而開辟了學者治校的先河。

繁忙的工作之余,郭校長也經常寫文章,《魂歸當涂》《姚村三墓》《深夜遇“鬼”》等文章在他的公眾號一經發表,引起了廣泛關注,嘆服其廣聞博記,旁征博引,為真正的文章圣手。

郭校長始終認為,教育就是點燃,教育就是喚醒,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顆靈魂喚醒另一顆靈魂。

校長成局長

2019年的春天,局里面調整領導班子,德才兼備的郭校長,被選調到教育局里擔任副局長,從大校園走向了更廣闊的天地,完成了由郭校長向郭局長的華麗轉身。

“治大國若烹小鮮”,郭局長主管的是局里的基礎教育教學業務工作,井井有條的學校管理工作,已經為他管理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閑暇之余,他還經常回到二小這片熱土,給孩子們上課,用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影響著老師們,感染著孩子們。

前一段時間我還在想,如果能請郭局長來給我們的老師學生上課,那將是造福師生的大好事情。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毗鄰我鎮的河順鎮中心校在本周一捷足先登,打開了郭局長到鄉鎮講課的先河。

隨即就給郭局長打了邀請電話,就像過去答應舉辦書法比賽一樣,他滿口應承,答應只要有時間就過來講課,真是激動人心。

? ? ? ? ? ? ? ? ? ? ? ? ? ? ? ? ? ? ?

三國演義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國分爭,并入于秦。及秦滅之后,楚、漢分爭,又并入于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后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在永和接待室,就《三國演義》,郭校長談起了整本書的閱讀策略。

“讀名著怎么讀?不能為讀而讀,要讀出它的內涵,讀出寫作方法,三國演義的開頭就是這樣:話說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總的概括,后面的話就是對他的分述,而且是由遠及近,由略到詳。”

“語文主題學習解決了讀的廣度問題,但是要想縱深發展,解決讀的深度問題,就必須向經典出發,小學生不建議讀《紅樓夢》,也不建議讀《水滸傳》,讀《三國演義》《西游記》是非常好的選擇。”

伴隨著郭局長的指教,我想起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在中國,把經典巨著厚部頭讀100遍的人很少,大概只有三人:一位是巴金,把《古文觀止》讀了100遍;另一位是茅盾,把《紅樓夢》讀了100遍;再一位是蘇步青,童年放牛時把鄰居家一部殘缺不全的《三國演義》讀了100遍。這就是把厚書讀薄讀透的100遍現象,凡精于讀書,工于此道者,必成大器。

“如果讀《三國演義》你注意的話,劉備、關羽和張飛人物的出場描寫并不一樣,劉備:此人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杰;關羽: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涂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張飛: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明顯的可以看出劉備寫的比較詳細,我們引導學生讀書就要告訴他們,這就是詳略得當,主次分明,次要人物的出現就是為了烘托主要人物。”

“大家還應該注意到一個細節,劉關張請諸葛亮來來去去三回,在書中濃墨重彩的占據了幾個章節,集中的妙處就在于:諸葛亮《隆中對》關于三分天下的論述,是書的核心部分,也是三國演義的精華所在。”

三國中場景描寫尤為突出,“溫酒斬華雄”并沒有寫打斗的場面,而是寫關羽夸下海口,在很短的時間內提華雄人頭而入,這就是很好的間接描寫;而“三英戰呂布”便寫的聲情并茂,打斗場面尤為激烈,這就是直接描寫。

《三國演義》演繹的是正統的儒家歷史,宣揚的是“仁義禮智信”,劉備是‘仁’的代表,即使后面有追兵,也要帶領老百姓過江;關羽是‘義’的代表,桃園三結義,忠心跟隨劉備,義薄云天,被后代尊為‘關圣人’;諸葛亮是‘智’和‘禮‘的代表,隆中對三定天下,舌戰群儒于江東,一部三國史,英雄淚沾巾。

“《草船借箭》是赤壁大戰最精彩的一個環節,然而在選入小學課本中的時候,把最重要的一個環境描寫《大霧垂江賦》給刪掉了,這實在是一個失誤,刪去之后大大削弱了草船借箭的神秘與神奇,簡直是有點平庸了。”

“在二小嘗試整本書的閱讀,我們經歷了幾年,走了好幾步,起初給學生布置讀的作業,背的作業,老師在后面趕著,學生被動的讀著,看似熱熱鬧鬧,實際上讀者索然無味,效果都不太好;后來干脆給班級布置課本劇作業,把經典搬上舞臺,收到了良好效果。孩子們善于表演的天性得到了點燃,讀書興趣得到激發,簡直是一發而不可收了!”

“進行整本書的閱讀勢在必行,講解其中的妙處,要和課本寫作方法緊密地結合起來,深度廣度并駕齊驅,閱讀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是啊!在我們小學階段,種下孩子們閱讀的根,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孩子們而言,那將受益終身。

? ? ? ? ? ? ? ? ? ? ? ? ? ? ? ? ? ? ? ?

快樂識字課

“每一個漢字都是活著的,都是有生命的,都有一段文化歷史。在河順完小,我給學生講的是月字旁,凡是月字旁在左邊的,和月并沒有關系,表示的是肉,月字旁在右邊,表示的才是月的意思,但是也有的月字旁,既不表示肉也不表示月的意思,比如說前進的前字,它里邊的月,就是一個象形字。”郭局長張口即來,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就是一本“活字典”。

“常懷謙卑之心,永存位卑之意”,走進五(2)班的教室,郭局長阻止了我的介紹,看到同學們都準備好了字典,他開始了本節課的講授。

圖片發自簡書App

和學生們有一個簡單的認識之后,郭局長開門見山地拋給同學們一個問題“大家知道漢字是怎么產生的嗎?”同學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有同學回答:倉頡造字。”郭局長及時的給予了表揚“不錯,這個同學還是了解造字知識的。那么造字方法有哪些呢?”隨即他在黑板上寫了幾個象形字,在他的啟發下,學生們認出了木字、火字和水字。郭校長順勢說出了象形字,層層深入之下又介紹了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共六種造字方法,同學們聚精會神地聽著,走入了一個神奇的文字王國。

“今天我們主要講偏旁識字,同學們說王字旁表示的是什么意義?是大王的意思嗎?”郭局長一邊提問一邊寫下了“理”字。對于這個耳熟能詳的字,提出的問題令學生莫衷一是,就是在一旁的我們也是不知其所以然,有點目瞪口呆了。倒是有的同學進行了大膽的猜測,說是“大王”的意思,但是又不能給予合理的解釋,即使說了,也有點牽強附會,只有“望字興嘆”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同學們說理字中的王字旁表示的是大王的王,那么珍珠的王子旁也表示王的意思嗎?噢,有的同學說貴重的物品都是王的。”同學們哄堂大笑,“其實呀!王字在左邊作偏旁,它并不是王字”郭局長滿臉堆笑地看著滿臉愕然的孩子和老師們,“它呀!是玉字!”一石激起千層浪,大家“啊”了一聲,然后在小聲的議論著,“學貴有疑”“知識千千萬,起點在一問”,這正是郭局長期待的效果,“同學們可以查一下這個“理”字,看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老師,理字表示玉里邊優美的花紋”

“對了,理就是有條紋的玉,王字旁原來不是王,而是玉,在古代,“玉”字和“王”字的寫法都是三橫一豎,沒有點,所不同的是:“玉”字的三橫是均勻分布的,且一樣長短;“王”字的三橫中間一橫稍短,并且靠上一些。下面,同學們利用手中的字典查一下,以小組為單位,看哪一個小組找帶王字旁的字最多?每一個同學都要找你過去不認識的字,每一組都派出代表,不拿書,看誰記得做多?”寥寥數語,便讓孩子們一起動手,忙忙碌碌的查起了字典,仿佛有靈丹妙藥,有一雙傳奇的圣手,帶孩子們進入了識字的迷宮。

“不聞說話聲,惟聞翻書音。”用指尖輕輕劃過紙張,像是撫摸嬰兒嬌嫩的臉龐。一個個文字如同一個個優美的音符,演奏出屬于自己的樂曲。“沙沙“的寫字音仿佛一條條小蟲,慢慢地吞噬了心中的雜質,只剩下清澈的心。“靜能生慧”,此刻,是安靜的心靈在蟄伏,是思緒在翱翔。

郭局長在同學們中間,時而逡巡,給孩子們于指導;時而站立,拿起字典,專注地看著,共同參與到學習中去。

大約10分鐘之后,各小組的匯報者陸陸續續地上臺展示,一個個同學積極認真、態度端正、字體工整、多多益善,眨眼間,便寫滿了黑板的下半部分,才鳴金收兵。

郭局長就展示,及時地加以了總結,給學生們于鼓勵表揚,并糾正了學生的一個錯誤寫法,明察秋毫于細節,博古通今于微瀾。

“同學們,所有的王字旁都是玉字嗎?”郭局長窮追不舍,又拋出了一個問題。

“不是,比如“弄”字!”有同學馬上舉出了例字。

“那么,弄中的王是什么意思?”學生抓耳撓腮,卻是無言以對,郭局長笑著說:“其實,這上面還是玉,下面的是兩只手,注意是兩只手,可不是三只手,三只手就成小偷了”,同學們老師們都笑了,他在黑板上形象地畫出兩只手的樣子,“兩只手合到一起,就演變成了“廾”這個樣子”,同學們“哦”的一聲,似有所悟。

緊接著,同學們有提出了“玨”“班”“斑”“球”字,郭局長都一一進行了詳細地解釋,玨為兩塊玉相碰發出悅耳的聲音;班中間是一把刀,意為一刀把玉裁為兩截;球,意為求玉;斑,意為玉中間的花紋。同學們有求,郭局長必應,知識儲備,窺見一斑。

“皇”是“煌”的本字。‘皇’和‘王’古為輝煌、光明之意。“皇,王也”。分開來說,“皇”像太陽一樣光輝燦爛的意思。”王,既是聲旁也是形旁,表示最高統帥。”一橫一豎都是文化,一點一滴皆有淵源。

“望字,下邊的王字,表示站著的人向上看”

“同學們,有沒有這樣的王字旁,他既不表示王字的意思,也不表示是玉字的意思”說完之后,郭局長順筆寫下了“琴瑟琵琶”四個字,“這四種樂器上面的八個王字,既不是王,也不是玉,它是古琴器的形狀演化而來的!”聽課的老師和學生們頻頻點頭,充滿了仰慕和崇敬之情。

轉眼間,下課鈴聲響了,一節妙趣橫生的識字課落下了帷幕,同學們意猶未盡,留戀萬分。郭局長講的是知識,孩子們收獲的是方法,是對古文化的新認識,是對識字方法的再認識,是點燃,是喚醒。

一彈戲牡丹,一揮萬重山,一橫長城長,一豎字鏗鏘,一畫蝶成雙,一撇鵲橋上,一句游江南,一點茉莉香。漢子文化,源遠流長,漢字藝術,博大精深。

“識字課原來也可以上得這么有趣,學生這樣去識字,想忘記都難。”這是與課老師,一致共識。

? ? ? ? ? ? ? ? ? ? ? ? ? ? ? ? ? ? ? ?

漫談書法

“才出五(2)班,又進和雅廳”,郭愛德局長來不得半點休息,“說是漫談書法,其實也是胡扯攀喧,如果和實際有出入的話,以書本記錄為準!”一段謙虛謹慎的開場白,郭局長又和我們開始了《漫談書法》的旅程。

這次來到永和希望小學,包括上一次到河順,都是用一本字典識字的方法,這是一種新的嘗試。我們老師一般上課都借助于隨文識字,這是一種特定的語境,但是離開特定的語境之后,字與字之間并沒有關系,這樣就會出現讓學生抄100遍的硬性要求。簡單快速閱讀識字,是我們一直追求的目標。借助于字典的偏旁部首識字,通過文化識字,很好地解決了我們這方面的困惑,月字在左邊偏旁都表示肉的意思,在右邊偏旁一般表示月的意思,但是也有既不是月也不是肉的意思;左邊的王字旁都表示玉的意思,右邊的王字旁一般都表示王的意思,但是也有既不是王也不是玉的意思的偏旁;帶葉字旁的一般都和人臉有關系,比如頂、顛、題;帶反文旁都表示人手里取著東西,如放牧的牧、教育的教、政府的政,都有其特定的含義。我們一節課并不在于給孩子們教什么,重要的是點燃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如果一學期我們能嘗試用字典偏旁識字的方法,給學生們講上幾節課,孩子們就會感到,識字也是非常簡單的。201個偏旁部首,有意思的占到一半。通過我們教師的講授,打開孩子們的思維,善莫大焉!

圖片發自簡書App

書法歷史

從何為書法講起,郭局長旁征博引,如數家珍,娓娓道來漢字的發展史,一幅生動的書法長河畫卷展現在老師們的眼前。

字起甲骨文,大小篆相承,隸書分水嶺,古今字劃分。草楷從隸出,風格迴異呈。楷書工筆法,行書長抒情。字有發展史,書家有新人,書法是藝術,貴在有創新。

從軒轅古藤到真草隸篆,一部書法的演變發展史,就是中華文明五千年的發展史。郭局長講得聲情并茂,教師們聽得酣暢淋漓,如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如饑似渴地品嘗著知識的盛宴。

隸書是道分水嶺,它有兩個兒子——草書和楷書,楷書的兒子是行書,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草書是行書的長輩,幽默風趣的講述,糾正了我們過去錯誤的認識,猶如一陣清涼的風掠過干涸的心田。

書法故事

從有文字可考的甲骨文講起,從王懿榮到劉鄂,從《鐵云藏龜》到安陽《文源》,從天津大學到張家口鐵路到湖北甲骨文追回,再到香港拍賣,真可謂驚心動魄,雖歷經劫難,但赤膽忠心者大有人在,講述者不乏有“沒有文化真可怕”的詼諧幽默之處,更彰顯了游刃有余的文化駕馭能力。

金文的經典代表是司母戊大方鼎,出土可謂一波三折,單單在日寇時期,安陽百姓孟喜增夙寐夜興,不輟勞作,一厘米一厘米抬升的過程,就使人相信,每一件青銅器都有生動鮮活的故事,每一個文化故事之后都有純潔堅韌的節操在支撐。

界于大篆和小篆之間的石鼓文,更有著曲折離奇的故事,跨越了唐朝宋朝兩個朝代,韋應物韓愈都為之作《石鼓歌》,司馬池尋九鼓假一鼓而功敗垂成,宋仁宗堅持不懈歷久彌真,跨越千里的輾轉尋求,寸土寸金的故宮博物院珍藏,讓人折服,讓人驚嘆。

袁紹袁術的高祖父袁安寫《袁安碑》,千年之后在洛陽的一個小學被發現,而之前李斯的《泰山石刻》和其后唐朝的李陽冰(被封為李斯之后的篆書千古第一人,“篆隸中興”的代表人),文化一脈傳承,生生不息。郭局長說袁安就是“和曹操生氣那個人”的高祖父,尤是讓人捧腹。

唐太宗李世民和《蘭亭序》的傳奇更是書法史上的佳話。監察御史蕭逸化為落魄書生,混進辯才和尚大寺,幾日下來成為無所不談的知己,那料想竟是太宗派來的“細作”,競生生騙得真跡出世,索取而去。唐朝有如此之君王,想才愛才得才有道,“萬方來朝”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書法知識與人品

圖片發自簡書App

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蘭亭序》,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祭侄稿》,天下第三行書蘇軾《寒食帖》。“文房四寶”則是特指湖筆(浙江省湖州)、徽墨(徽州,現安徽歙縣)、宣紙(現安徽省涇縣,涇縣古屬寧國府,產紙以府治宣城為名)、端硯(現廣東省肇慶,古稱端州)和歙硯(現安徽縣)。

字品看人品,德高藝方馨,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書法涵文化,博大又精深,教師中國夢,育好接班人。講者諄諄語,聽者謹記心。

說到書品人品,顏真卿繞不過去的豐碑,顏體那莊嚴肅穆的楷書,是我國書法中不可多得的瑰寶。安史之亂中,他鼎力資助安祿山迷途知返的部下,為表誠意,甚至將自己年僅10歲的兒子送了過去當作人質,表明自己受降的誠意。雖然說最后還是被叛軍攻城而入,但是天下人都見識過了顏真卿的骨氣和膽識。這樣的品質讓顏真卿不僅贏得了皇室的欣賞,也為他贏得了名節,更是屢受嘉獎,被封了非常了不起的職位。顏家可以說是滿門忠烈,前后共有30多口共赴國難,實為書品、人品楷模。

宋朝的一位書法大家卻身為人所不恥,宋朝的書法四大家“蘇黃米蔡”,蔡原是蔡京,但因為他是一等的大奸臣,書品雖好,但人品極差,所以就被毫不客氣的踢出了這個“圣人”之列,蔡襄取而代之。

中國夢

唐朝是中國發展史上的頂峰時期,是“萬方來朝”的年代,也是書法圣手群出的時期,是一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時期。復興中華的中國夢,作為我們教師來說就要有自己的教育夢,那就是:要為中華民族復興而育才。郭局長一席話,醍醐灌頂,發人深省,尤感責任重大。

郭局長博聞強記,旁征博引,講析了漢字演變過程,文字保護的艱難輾轉歷程。中國書法藝術的璀璨光芒,歷代書法家的家國情懷。風趣的語言,生動的描述,把在座教師帶入書法藝術的天地,癡迷忘返。

眨眼間,三小時已過,暮色四合,華燈初上,文化在傳承,愛心在播撒,初心不改,戮力前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622評論 6 544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716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746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991評論 1 318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706評論 6 41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6,036評論 1 329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4,029評論 3 45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203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725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451評論 3 36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677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161評論 5 36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857評論 3 35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266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606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407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643評論 2 38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快樂識字課 “每一個漢字都是活著的,都是有生命的,都有一段文化歷史。在河順完小,我給學生講的是月字旁,凡是月字旁在...
    西嶺布衣閱讀 416評論 0 1
  • 漫談書法 “才出五二班,又進和雅廳”,郭愛德局長來不得半點休息,“說是漫談書法,其實也是胡扯攀喧,如果和實際有出入...
    西嶺布衣閱讀 374評論 0 2
  • 書法與管理 曾記得“翰墨飄香,相約二小”相約過程中,有一次拉郭校長到永和考察,在車中我們談到了語文教學,郭校長如是...
    西嶺布衣閱讀 166評論 0 1
  • 郭校長其人 一切都是因果相連,一切的相見相遇都是冥冥之中的命運安排。 十四五年前,和郭愛德校長初次相遇在姚村鎮一中...
    西嶺布衣閱讀 367評論 0 1
  • 三國演義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國分爭,并入于秦。及秦滅之后,楚、漢分爭,又并入于漢。漢朝自高...
    西嶺布衣閱讀 164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