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識字課
“每一個漢字都是活著的,都是有生命的,都有一段文化歷史。在河順完小,我給學生講的是月字旁,凡是月字旁在左邊的,和月并沒有關系,表示的是肉,月字旁在右邊,表示的才是月的意思,但是也有的月字旁,既不表示肉也不表示月的意思,比如說前進的前字,它里邊的月,就是一個象形字?!惫珠L張口即來,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就是一本“活字典”。
“常懷謙卑之心,永存位卑之意”,走進五2班的教室,郭局長阻止了我的介紹,看到同學們都準備好了字典,他開始了本節課的講授。
和學生們有一個簡單的認識之后,郭局長開門見山的拋給同學們一個問題“大家知道漢字是怎么產生的嗎?”同學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有同學回答“是倉頡造字。”郭局長及時的給予了表揚“不錯,這個同學還是了解造字知識的。那么造字方法有哪些
呢?”隨即他在黑板上寫了幾個象形字,在他的啟發誘導下,學生們認出了木字、火字和水字。郭校長順勢說出了象形字,層層深入之下又介紹了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共六種造字方法,同學們聚精會神的聽著,走入了一個神奇的文字王國。
“今天我們主要講偏旁識字,同學們說王字旁表示的是什么意義?是大王的意思嗎?”郭局長一邊提問一邊寫下了“理”字。對于這個耳熟能詳的字,提出的問題令學生莫衷一是,就是在一旁的我們也是不知其所以然,有點目瞪口呆了。倒是有的同學進行了大膽的猜測,說是“大王”的意思,但是又不能給予合理的解釋,即使說了,也有點牽強附會,只有“望字興嘆”了。
“同學們說理字中的王表示的是大王的王,那么珍珠的王子也表示王的意思嗎?奧,有的同學說貴重的物品都是王的?!蓖瑢W們哄堂大笑,“其實呀!王字在左邊作偏旁,它并不是王字”郭局長滿臉堆笑的看著滿臉愕然的孩子和老師們,“它呀!是玉字!”一石激起千層浪,大家“啊”了一聲,然后在小聲的議論著,“學貴有疑”“知識千千萬,起點在一問”,這正是郭局長期待的效果,“同學們可以查一下這個“理”字,看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老師,理字表示玉里邊優美的花紋”
“對了,理就是有條紋的玉,王字旁原來不是王,而是玉,在古代,“玉”字和“王”字的寫法都是三橫一豎,沒有點,所不同的是:“玉”字的三橫是均勻分布的,且一樣長短;“王”字的三橫中間一橫稍短,并且靠上一些。下面,同學們利用手中的字典查一下,以小組為單位,看哪一個小組找帶王字旁的字最多?每一個同學都要找你過去不認識的字,每一組都派出代表,不拿書,看誰記得做多?”寥寥數語,便讓孩子們一起動手,忙忙碌碌的查起了字典,仿佛有靈丹妙藥,有一雙傳奇的圣手,帶孩子們進入了識字的迷宮。
“不聞說話聲,惟聞翻書音?!庇弥讣廨p輕劃過紙張,像是撫摸嬰兒嬌嫩的臉龐。一個個文字如同一個個優美的音符,演奏出屬于自己的樂曲?!吧成场暗膶懽忠舴路鹨粭l條小蟲,慢慢地吞噬了心中的雜質,只剩下清澈的心?!办o能生慧”,此刻,是安靜的心靈在蟄伏,是思緒在翱翔。
郭局長在同學們中間,時而逡巡,給孩子們于指導;時而站立,拿起字典,專注的看著,共同參與到學習中去。
大約10分鐘之后,各小組的匯報者陸陸續續的上臺展示,一個個同學積極認真,態度端正,字體工整,多多益善,眨眼間,便寫滿了黑板的下半部分,才鳴金收兵。
郭局長就展示,及時的加以了總結,給學生們于鼓勵表揚,并糾正了學生的一個錯誤寫法,明察秋毫于細節,博古通今于微瀾。
“同學們,所有的王字旁都是玉字嗎?”郭局長窮追不舍,又拋出了一個問題。
“不是,比如“弄”字!”有同學馬上舉出了例字。
“那么,弄中的王是什么意思?”學生抓耳撓腮,卻是無言以對,郭局長笑著說:“其實,這上面還是玉,下面的是兩字手,注意是兩只手,可不是三只手,三只手就成小偷了”,同學們老師們都笑了,他在黑板上形象的畫出兩只手的樣子,“兩只手合到一起,就演變成了“廾”這個樣子”,同學們“奧”的一聲,似有所悟。
緊接著,同學們有提出了“玨”“班”“斑”“球”字,郭局長都一一進行了詳細的解釋,玨為兩塊玉相碰發出悅耳的聲音;班中間是一把刀,意為一刀把玉裁為兩截;球,意為求玉;斑,意為玉中間的花紋。同學們有求,郭局長必應,知識儲備,窺見一斑。
“皇”是“煌”的本字。‘皇’和‘王’古為輝煌、光明之意。“皇,王也”。分開來說,“皇”像太陽一樣光輝燦爛的意思。”王,既是聲旁也是形旁,表示最高統帥?!币粰M一豎都是文化,一點一滴皆有淵源。
“望字,下邊的王字,表示站著的人向上看”
“同學們,有沒有這樣的王字旁,他既不表示是王字的意思,也不表示是玉字的意思”說完之后,郭局長順筆寫下了“琴瑟琵琶”四個字,“這四種樂器上面的八個王字,既不是王,也不是玉,它是古琴器的形狀演化而來的!”聽課的老師和學生們頻頻點頭,充滿了仰慕和崇敬之情。
轉眼間,下課鈴聲響了,一節妙趣橫生的識字課拉下了帷幕,同學們意猶未盡,留戀萬分。郭局長講的是知識,孩子們收獲的是方法,是對古文化的新認識,是對識字方法的再認識,是點燃,是喚醒。
一彈戲牡丹,一揮萬重山,一橫長城長,一豎字鏗鏘,一畫蝶成雙,一撇鵲橋上,一句游江南,一點茉莉香。漢子文化,源遠流長,識字藝術,博大精深。
“識字課原來也可以上的這么有趣,學生這樣去識字,想忘記都難?!迸c課老師,一致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