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課作業
1:好好回想一下,小時候呆呆看過什么。挑選一個印象或一幅畫面寫出來。
據我的父母親戚們無數次不厭其煩的描述,小時候最大的特征是喜歡轉任何可以自轉的東西,比如三片葉子的吊扇、各種鍋蓋、還有陀螺。前兩者都是他們告訴我的,我已經記不清轉這種東西的快感是落在哪根經上了,但陀螺是小學時很流行的東西之一。最早玩的是最原始的那種,用鞭子使勁打錐形的木陀螺,讓它像個不倒翁一樣站起來轉轉轉,看起來是很好玩,但也有可能是我對抽打陀螺時“pia!...pia!...””的施暴感更感興趣。后來出現一種更高級的陀螺,塑料和金屬做的,安上啟動器,快速拉動鏈條把陀螺發動起來,陀螺又扁又重,所以慣性很大,拉一次至少能轉幾分鐘。最初有哪個小孩買了,大家就跟風,你一個我一個,等到大家都有了,就放一起,幾個陀螺一邊自轉一邊冷不丁地撞幾下,看誰最后倒。我經濟實力不夠,玩了幾次就默默退出了。不過這個活動也沒有持續很久,很快被四驅車取代,我推測,大概是因為陀螺過于老實,轉得再快也不會挪多遠,不夠四驅車賤,人家還會撞人呢。
2. 嘗試隨時記錄,確定自己更適合手機記錄還是筆記本記錄。記錄兩天后,發一張筆記截圖或照片。
為了這個作業特意去下了錘子便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