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時間:2016年4月25日,20:00-22:00,2小時;
閱讀書本:《我們仨》,作者:楊絳;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P1-P102;
閱讀目標:了解楊絳寫作風格
閱讀方法:精讀
閱讀感想:
這些天有點累,所以拿了一本散文,想讓腦子放松些。結果,翻開先生作品,就被深深地吸引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不僅不停地在書上寫寫畫畫評評,還不停地抽紙巾抹眼淚!溫馨得一塌糊涂!感動地一塌糊涂!
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運用了超現實主義的手法來書寫女兒錢瑗、丈夫錢鐘書分別先她而去的情景,感人至深!送君(夫)萬里,終須一別;萬里長夢,終有醒時。
第三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看了一部分還沒看完,風格與前篇不同,運用了寫實的手法,寫他們一家三口過去的生活,以此來懷念丈夫與女兒,平凡的文字卻處處透著不平凡的精神!
大愛先生文字!恨不相逢更早時!
其余感想穿插至閱讀筆記中點評、感想。
閱讀筆記:
第一部分,我們倆老了
鐘書大概是記著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個長達萬里的夢。
感悟:這是為了下一部分“我們仨失散了”所作鋪墊—長達萬里的夢。
第二部分,我們仨失散了
1、已經是晚飯以后,他們父女兩個玩得正酣。鐘書怪可憐地大聲求救:“娘,娘,阿圓欺我!”阿圓理直氣壯地喊:“Mummy娘!爸爸做壞事!當場拿獲!。(我們每個人都有許多稱呼,隨口叫。)
感悟:是時,錢鐘書大約80歲,女兒錢瑗大約53歲;父女倆在女兒的臥房如孩童般玩樂。老變小,父女玩樂。濃濃的歡樂躍然紙上。
2、晚上我假裝睡了,至少讓阿圓能安靜工作。好在明天有她在我身邊,我心上有傍。可是我一夜沒睡。
感悟:楊絳因為鐘書的未歸且音訊全無,擔心得一夜未睡。足見鶼鰈情深。而且,她為了讓女兒安心,掩去憂慮,假裝睡著了。足見體貼女兒。
3、水邊一順溜的青青草,引出綿綿遠道。
感悟:此句出自“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
4、我們沒個坐處,只好盤膝坐在地下。他從被子側邊伸出半只手,動著指頭,讓我們握握。阿圓坐在床尾抱著他的腳,他還故意把腳動。我們三人又相聚了。不用說話,都覺得心上舒坦。我握著他的手把臉枕在床沿上。阿圓抱著爸爸的腳,把臉靠在床尾。雖然是古驛道上,這也是合家團聚。
感悟:“雖然是古驛道上,這也是合家團聚。”溫馨得一塌糊涂!這一家三口的感情真正是好得像一個人似的,我們中多少戶家庭能達到這樣的完全的和諧如一人?
5、阿圓算得很準,她總是到近處的客棧來找我。每星期都來看爸爸,除了幾次出差,到廈門,到昆明,到重慶。我總記著她飛機起飛和降落的時刻。她出差時,我夢也不做,借此休息。
阿圓每次回來,總有許多趣事講給我們聽,填滿了我不做夢留下的空白。
感悟:母女心有靈犀呢!
6、我說:從前是沒藥可治的,現在有藥了,休息半年到一年,就完全好了。阿圓叫爸爸放心。鐘書聽了好久不說話。然后,他很出我意外地說:“壞事變好事,她可以好好地休息一下了。等好了,也可以卸下擔子。”
感悟:天下父母心!
讀到這一段,令我想到我的父親,借著先生的文章懷念我的父親。
7、我的阿圓,我唯一的女兒,永遠叫我牽心掛肚的,睡里夢里也甩不掉,所以我就創造了一個夢境,看見了阿圓。該是我做夢吧?我實在拿不定我的夢是虛是實。我不信真能找到她的醫院。
男的問:“她知道自己什么病嗎?”
女的說:“……她很堅強。真堅強。只是她一直在惦著她的爹媽,說到媽媽就流眼淚。”
我覺得我的心上被捅了一下,綻出一個血泡,像一只飽含著熱淚的眼睛。
劉阿姨不停地用小勺舀著杯里的水,一勺一勺潤她的嘴,我心上連連綻出一只又一只飽含熱淚的眼睛。
感悟:這幾段摘錄的是楊絳通過做夢來到了女兒的醫院,在那里她了解到女兒的情況以及她的心痛。不僅深情!用得詞句極好!如“綻出一個血泡,像一只飽含著熱淚的眼睛。”
8、我防止跌倒,一手扶住旁邊的柳樹,四下里觀看,一面低聲說:“圓圓,阿圓,你走好,帶著爸爸媽媽的祝福回去。”我心上蓋滿了一只一只飽含熱淚的眼睛,這是一起流下淚來。
我的手撐在樹上,我的手枕在手上,胸中的熱淚直往上涌,只涌到喉頭。我使勁咽住,但是我使的勁兒太大,滿腔熱淚把胸口掙裂了。只聽得噼啪一聲,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東西。迎面的寒風,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我痛不可忍,忙蹲下把那血肉模糊的東西揉成一團往胸口里塞;幸虧血很多,把滓雜污物都洗干凈了。我一手抓緊裂口,另一手壓在上面護著,覺得惡心頭暈,生怕倒在驛道上,踉踉蹌蹌,奔回客棧,跨進門,店家正要上閂。
阿圓已經不在了,我變了夢也無從找到她;我也疲勞的無力變夢了。
感悟:這里講得是楊絳得知女兒去了,她的反應。兒去母傷懷!痛不可抑!描寫得極好!
9、我忽然想到第一次船上相會時,他問我還做夢不做。我這時明白了。我曾做過一個小夢,怪他一聲不響地忽然走了。他現實現在故意慢慢兒走,讓我一程一程送,盡量多聚聚,把一個小夢拉成一個萬里長夢。
感悟:這里講得是與丈夫的萬里長夢。
10、我只記得前一晚下船時,鐘書強睜著眼睛招待我;我說:“你倦了,閉上眼,睡吧。”
他說:“絳,好好里(即‘好生過’)。”
我有沒有說“明天見”呢?
我眼看著一葉小舟隨著瀑布沖瀉出來,一道光似的沖入茫茫云海,變成一個小點;看著看著,那小點也不見了。
我但愿我能變成一塊石頭,屹立山頭,守望著那個小點。我自己問自己:山上的石頭,是不是一個個女人變成的“望夫石”?我實在不想動了,但愿變成一塊石頭,守望著我已經看不見的小船。
但是我只變成了一片黃葉,風一吹,就從亂石間飄落下去。我好勞累地爬上山頭,卻給風一下子掃落到古驛道上,一路上拍打著驛道往回掃去。我撫摸著一步步走過的驛道,一路上都是離情。
感悟:這幾段寫的是丈夫去世。傷感、絕望!送君(夫)萬里,終須一別,萬里長夢,終有醒時!
不知不覺快到熄燈睡眠時,我竟一點也不累了。寫得太好了!但限于時間,第三部分的筆記與感想還是明天看完了一起記吧。
【我在參加文魁大腦讀書會2016年閱讀年挑戰計劃,本年度我要閱讀書籍70-100本,請大家監督。每周沒有完成的,發微信紅包150元,一年沒有達標70本的,再發微信紅包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