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很應景,因為今天是清明節。
我記得小時候接觸最近的一次死亡,是我的周爺爺,他其實是我爸的同事,大概60來歲,那時候我初中,暑假都是去廈門的,我媽因為有點事情耽擱,就拜托周爺爺捎我過去。
他是一位非常紳士的老者,微白的頭發,雖然微微謝頂,但擋不住他的風度,他一路怕我想家和害怕,總是有一搭沒一搭和我講故事,故事內容已經忘了,但在快車的臥鋪車廂,周爺爺溫和的話語卻依然記憶深刻。
到了廈門之后,我就花式串門去了,而周爺爺則開始工作,交集便慢慢少了,直到有一天下午,老板帶我們去海邊游泳,我興奮極了,但也是在那個下午,周爺爺永遠的離我們而去了,他在游泳的過程中冠心病發作,沒有搶救過來,在沙灘上的時候便停止了呼吸。
整整一周,我沒有緩過勁來,我沒有哭,也沒有其他表情,就覺得空落落的,少了點什么。
而我第一次觸摸死人是在我外婆的遺體告別時,我看到我的外婆靜靜的躺在那,表情安詳,就像睡著了一樣,我沒忍住摸了摸我外婆的臉和手,冰涼如玉,我握著外婆的手輕輕的說:再見了,外婆。
其實我們每一天都在面臨死亡,我們過一天,離死亡就近一天,生老病死無可避免,所以我們努力的生活,盡情的綻放。
而我們對于死亡的恐懼往往不是死亡本身,而是來自對未知的恐懼,死了之后我們去往何處?又會經歷什么?還能回來嗎……
而我們打破這層恐懼的方式,只能是好好的對待每一天,盡量按自己的意愿過活吧,明天和意外,誰也不知道哪個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