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相親價目表”刷爆朋友圈:明碼標價的愛情,是婚姻的墳墓

文 | 麥家理想谷

本文原創,轉載請聯系

/

中國式相親的明碼標價早已不是什么新聞。可是最近,一張“中國式相親鄙視鏈”的圖還是刷爆了很多人的朋友圈。

張羅著為孩子相親的父母們大聲說著:“我們不找外地的”“有戶口輕度殘疾也可以”“屬羊的絕對不行”“連房子都沒有,也敢來相親?”……

中國式相親已經變成了一門講究資源對等和互換的“生意”。簡而言之,就是男方家里有房有車,上的名牌大學,他要娶的女子也應當是有房有車,學歷不低。在這種“門當戶對”的驅使下,婚姻就成了一個大型的人口交易市場。

每每看到這樣的消息,總讓阿谷君覺得是哪里出了問題。婚姻里確實需要門當戶對,但它強調的絕不僅僅是學歷、戶口、經濟這些物質條件的匹配,而是彼此品格、價值觀等的默契。

如果精神層面不在同一個水平上,那即使物質再匹配,也終將貌合神離。

唯有彼此三觀相合,才能同舟共濟,長伴到老。

1915年,一位母親在女兒訂婚前,憂心忡忡地提醒自己的女兒:“林父只是一個牧師,林家是沒有什么錢的!”

“那有什么關系?”女兒一臉的輕描淡寫。

這位女兒便是林語堂的妻子廖翠鳳。

廖翠鳳的父親廖悅發,是一家錢莊的老板,還有著自己的碼頭、倉庫和地產。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富家千金大家閨秀,喜歡上了一位牧師的兒子林語堂。

關于這門親事,廖家起初并不支持,他們覺得自己的女兒怎么也得找一個門當戶對的人嫁了吧,總不至于嫁給一個窮牧師的兒子。奈何廖翠鳳本人一意堅持,便也再沒說什么。

對于廖翠鳳來說,他看重的并不是對方的家產或者地位,他只是愛上了林語堂這個人,看上了他的才氣。

1919年1月9日,兩人終成眷屬。

結婚的時候,林語堂做了一件奇事,他把結婚證書一把火燒掉了。他說:“把婚書燒了吧,因為婚書只是離婚時才用得著。”

這也許是林語堂對廖翠鳳說過的最美的情話和最大的承諾了吧。

婚后有很長一段時間,他們生活辛苦,但即便是簡單的飯菜廖翠鳳也能做得花樣百出。實在揭不開鍋時,她就默默當掉首飾維持生活。廖翠鳳雖然生于富貴之家,但她卻能快樂地和丈夫一起過平常日子。

兩人的感情也一直很好,可以說是相濡以沫、攜手共進。

說起兩人的感情,林語堂的語氣中也不無自豪。

“我們現代人的毛病是把愛情當飯吃,把婚姻當點心吃,用愛情的方式過婚姻,沒有不失敗的。”

“把婚姻當飯吃,把愛情當點心吃,那就好了。”

結婚50周年時,林語堂送給妻子廖翠鳳一個勛章,上面刻了美國詩人詹姆斯·惠特孔萊里的《老情人》一詩:“同心相牽掛,一縷情依依。歲月如梭逝,銀絲鬢已稀。幽冥倘異路,仙府應凄凄。若欲開口笑,除非相見時。”

他對她心懷感恩,對于他們的婚姻,他引以為榮,他曾得意地說:“我把一個老式的婚姻變成了美好的愛情。”

門當戶對也許并不那么重要,彼此磨合相互適應的愛情才能天長地久。

啟功是當代著名的教育家,文物鑒定家,國學大師,一代書畫巨匠,被贊譽為“當代王羲之”。

1932年3月5日,天上飄著細雨,這天是啟功家祭祖的日子。母親找來一個姑娘來家里幫忙,這個姑娘就是母親和姑姑物色了很久,為啟功選中的妻子章寶琛。

對于這門包辦婚姻,啟功心里剛開始是充滿抵觸的。因為章寶琛比啟功年長兩歲,是個文化程度很低的鄉下姑娘,渾身上下透著一股濃濃的農村氣息。而啟功的祖先是雍正之子、乾隆胞弟,雖然家道中落,但也是知書人家。

啟功覺得他和妻子之間的差距太大了,不會有什么共同語言的,甚至都沒太把章寶琛放在心上,只是覺得不應該違背父母的意愿所以結的婚。

寶琛盡管學識不夠,但卻勤勞善良,溫柔質樸。婚后,寶琛把家里的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條。

家里來了客人,啟功與友人盤腿坐在炕頭上,圍著火爐聊天,興致來了整晚不睡。寶琛雖然插不進一句話,卻表現得極有涵養,一整晚都在旁邊默默地端茶倒水,添柴生火。

啟功的母親和姑姑年邁多病,心情不佳時,難免會沖著寶琛發脾氣,但無論兩個老人說多不好聽的話,給多難看的臉色,寶琛依然只是笑笑,不說話。

左到右:啟功,章寶琛,啟功的母親和姑姑

這一切,都被啟功看在了眼里,記在了心里。慢慢地,他對寶琛的態度變了,他發現妻子雖沒什么文化,但人品很好,溫婉嫻淑、善良賢惠。

啟功對寶琛另眼相看,他開始真正地愛上自己的這位妻子了。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章寶琛一直給予了啟功默默的支持,始終不離不棄。

1957年,啟功被莫名其妙地劃為“右派分子”。啟功氣不過,整日悶悶不樂。

妻子便勸他多看開一些:“以前那么苦的日子都挺過來了,還有什么能難倒我們的?再大的苦,總有一天會過去的。”

再大的苦,我也會一直陪著你的。再難的關,我也會陪你一起去過的。

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啟功和寶琛之間愛情顯得格外感人。

啟功63歲的時候,妻子寶琛去世了。這讓啟功悲痛欲絕。

雖然之后給啟功作媒的人絡繹不絕,更有不經啟功同意直接領著女方前來會面的,但啟功都一一謝絕了。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啟功說:“終其一生,我只愛寶琛,我的心里再容不下任何女人了。”

真正的門當戶對,不是結婚前的條件對比,而是兩個人彼此適應、彼此包容。

婚姻的紐帶,不是房子車子,不是金錢,而是關于精神的共同成長,在最無助和軟弱時候,陪伴你左右,令你堅強,共同承受命運。

那時候,你們之間除了愛,還有肝膽相照的義氣,不離不棄的默契,共同孕育的成長,以及銘心刻骨的恩情。

說到底,我們每個人都是和活生生的人結婚的,而不是冰冷的物質。物質可以努力所得,而三觀相同,人生態度一致,才會相伴到老。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