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到這個新聞時,心里會升起一種想流淚的感覺,心疼!
我們身邊其實也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是孩子的父母,也是父母的孩子,背井離鄉在外打拼,做的最重最粗的活。卻住在設施簡陋的工房。沒有時間,也可能沒有條件,來不及清洗,換鞋。又怕給別人造成麻煩,也怕遭到店員訓斥,選擇脫鞋和在店外等候。
不得不承認,此時他們的內心是卑微的。他們看到了自己與環境之間的差異,也接受了這種差異。他們的淳樸和光輝,就在對超市清潔工作的尊重中,在對自己的尊重中。
他們的素養,與他從事的工作無關,卻與中國五千年淳樸民風教育和認知有關。懂得替別人考慮的人,在哪里都應該得到尊重!
可是偏偏有些人,喜歡用職業,金錢,社會地位去衡量別人,不懂得尊重的內涵,失去了做人該有的修養。
網絡鏈接:順豐快遞小哥被打 總裁暴怒:追究到底
2016年4月18日,順豐快遞小哥被掌摑的視頻在在很多網絡平臺播出,引起媒體,民眾強烈關注,人們用各種方式,向打人著發出聲討。順豐董事長王衛憤怒表示:“如果這事不追究到底,我不再配做總裁!”
只是很小的一個汽車剮蹭事件,為何會引起如此軒然大波?打人者李某不依不饒的對快遞小哥大打出手,基于什么心理?
且不論他是何方神圣,但明顯的差別有,他是北京人,小哥是外地人,他開的是私家車,小哥開的快遞車,他的經濟收入,肯定比快遞小哥高。這些,足以讓他在快遞小哥面前,有夠強的優越感,這優越感促使他覺得快遞小哥對他的車造成損害,他就有權利去用暴力表達他的不滿和憤怒。
職業不分貴賤,人品卻分高低。財富地位并不能代表一個人的修為素養。我們應該尊重每一位勞動者,不管是清潔工,門衛,農民,傳菜員,或是拾荒者。
王衛董事長的發聲,正是為了向社會,為服務行業的從業者,爭取他們應得的尊嚴。
在這件事件中我們得學會自查,我們知道尊重別人嗎?也許,很多人都會說,我尊重別人呀,我沒問題。可是不盡然,特別是對我們親密的人。有時不知不覺就越界了。
2014年一則新聞讓人痛心疾首:
網絡鏈接:石門一中父親教室當眾打罵孩子 孩子最終選擇跳樓自殺
一個十六歲的孩子,在自己親愛的父親,朋友面前,做出如此極端之舉,讓人扼腕,讓人悲嘆,心扎般疼痛之余。卻對那位后悔莫及的父親不得不發出質疑和譴責:他打著"愛”的旗號,在“為了你好”邏輯中越權了。他忘記了,作為他的兒子的這個生命,是一個單一的靈魂,即使是他的父親,也沒有權利將他的尊嚴粗暴的踐踏蹂躪。他用跳樓這最直接,最決絕,最殘忍的方式在向他的父親發出了抗議和吶喊:我——需要尊重!
這位父親是位老師,因為愛孩子,對孩子的前途寄予了厚望。在他眼里,兒子的成績比天大。除了讀書,孩子做任何他認為對學習有影響的事情,都會讓他暴跳如雷,他要打壓他,提醒他,糾正他。因為在他心里,就壓根沒有把孩子當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孩子只是寄托了他的愛,他的希望,他的關懷以及控制欲的某件物品罷了。
可是,孩子需要父母的關懷和愛之外,更重要的是對他人格的尊重,尊重,尊重!
朋友小A是個直言直語,俠肝義膽的熱心腸。在聽聞朋友B被丈夫家暴,氣得跑到B家里,指著B丈夫的鼻子臭罵一頓,然后把她接到自己家里,好吃好喝相待,帶她散心游玩。讓B心里好生感激。可是,在不久的一次朋友聚會上,幾位閨蜜家長里短之時,她卻大大咧咧把B被家暴之事全說了出來,讓B面紅耳赤,拂袖而去。友誼崩盤。
事后她還委屈的說:“我說的是事實,又沒說她不好,都是朋友,有什么可瞞的……”
她不知道,作為她的朋友,把自己的難堪和傷痛暴露給你,是對你多大的信任。你認為的無關緊要,也許是她心里過不去的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