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3》第一至三章讀書筆記

《搞定3》前三章講述了GTD現象、為什么有用、GTD的原則、3種模型、GTD的邏輯、步驟、自我管理矩陣。

GTD現象:

高效工作根本而深刻的奧秘:把所有的事物寫下來,不用時時記著想著,提醒自己去做,心情放松了,從心理上減輕了它們對自己的壓迫。定期整理和檢查列出來的未盡事宜,不僅可以總攬全局掌控工作流程,還能有效的管理重大項目,乃至協調自己和家人的關系,理清在工作中的核心內容和責任范圍,可以有效的突出工作中的重點,全面兼顧生活的諸多層面。GTD的原則簡單易行,GTD模型各部分的用途好像永無止境。

GTD有用的主要原因:

當一件事總放在腦子里,在做任何事的時候總想著它,從而造成了干擾、分心與壓力,當你把它寫了下來后,從而壓力大大減輕。

一個人承受壓力的能力就看他會不會用高效的思考方法來快速應對每件事,然后再想出一套辦法,把它們歸到適當的工作籃子里。這就是GTD教給大家的,也是它在緊張忙碌的現代社會尤其管用的原因所在。

什么是GTD:

GTD就是Getting Things Done的縮寫,翻譯過來就是“把事情做完”,GTD的核心理念概括就是必須記錄下來要做的事,就是寫出你注意到的所有事情,然后整理安排分類并使自己一一去執行。(經常檢視你的事物的6個層次(宗旨愿景目標責任范圍項目和行動)及時跟蹤和保持警覺。)GTD的核心理念在于清空大腦,然后一步步按照設定的路線去努力執行。

GTD三種模型:

1.掌控工作流程 ? 2.合乎自然的規劃 ?3.關注層面。

掌控工作流程分為五部:收集階段處理段理組織整理檢查回顧執行階段

合乎自然的規劃分為:目標和原則愿景頭腦風暴組織整理明確下一步的行動方案。

關注層面:就是《搞定1》里提到的6個高度,對應于下圖的縱軸(視角),從底向上是行動、項目、責任范圍(可能是翻譯的原因,原書上的圖都寫的是關注層面)、目標、愿景、宗旨原則等六個高度。


GTD的邏輯:

力量=精力集中

精力集中=不分心

分心=事物處置不當

大腦是個壞主人,不能自己把事物處理好。

除非有一個更好的系統,否則大腦不會自動走開



而在第3章的自我管理矩陣里,用四象限法說明了掌控和視角把握好與不好對應的4種人群。



GTD的主要原則

主要原則在于一個人需要通過記錄的方式把頭腦中的各種任務移出來,通過這樣的方式,頭腦可以不用塞滿各種需要完成的事情,而集中精力在正在完成的事情,是一種消滅壓力的高效時間管理方法。


GTD的核心理念

GTD的核心理念在于只有將你心中所想的所有的事情都寫下來并且安排好下一步的計劃,你才能夠心無掛念,全力以赴地做好目前的工作,提高效率。

而當你總是有些事縈繞在心頭,懸而未決的時候,你要么就是會不時地想起它而影響現在的工作,要么就是會忘記了去做。

而GTD通過將所有的這些事都羅列出來再進行分類,確定下一步的處理方法,將所有這些懸而未決之事都納入我們可控制的一個管理體系中。

GTD認為人生最大的不安的來源不是事情太多,而是有很多事情你該做卻沒有做,你跟人說了你要做卻沒有做。GTD就是要確保你所有該做的事情都做到。DavidAllen認為,壓力不是來自任務本身,而是任務在大腦里的混沌塞積,造成心理的焦慮和抵觸。我們要做的,就是逐一清點大腦里的這些事務,將所有未盡事宜通通捕獲并收集在大腦之外的文件系統中,比如實實在在的工具籃、紙質記事簿、電子記事簿和郵箱等。GTD的理念在于只有將你心中所想的所有的事情都寫下來并且安排好下一步的計劃,你才能夠心無掛念,全力以赴地做好目前的工作,提高效率。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