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這件事,最初是在小學,那時候是為了應付老師的作業,根本就不是發自內心的想寫些什么。我還記得有次老師布置的暑假作業是每天寫一篇日記,這簡直就是太喪心病狂了,第一、日記怎么能讓人看到呢?第二、還要每天都寫一篇!那時開始明白作文了,真的是要靠作,才能寫完。
第一次感覺喜歡寫作,是從寫日記開始的。日記只有一個讀者,就是自己,記得我寫了很多的暗戀、喜悅、憂傷和無病呻吟,那些屬于青春時期不成熟而又稚嫩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寫下來是可以抒發情感的,過了幾年后再去看又是件有意思的事。翻開日記,是可以找到當時的自己的。
后來,出現了QQ空間,我就慢慢轉移了陣地,開始在空間上寫。空間上寫的成了日志,一開始就要想著會被所有人看到的。寫了600多篇,從當初的拘謹,到后面的較為隨意,日常生活小事、人生感悟、詩歌、游記都有,說真的,我還挺喜歡自己的文字的。
再后來,出現了微信,和QQ差不多,當時想不明白為什么這么多人用。用多了之后,我也習慣在朋友圈發動態,幾張圖幾句話地發,發些感悟,還有自己游玩拍的照片。我的寫作變成只言片語了。這就是時間碎片化之后,隨時隨地都可以發的文字。在隨心所欲之后,我覺得還是應該多些思考的。
微信除了聊天,朋友圈之外,還有大量的公眾號。公眾號成了碎片化學習獲取資訊的工具了。我就是關注了幾十個不同類型的公眾號,每天推送的消息都看不過來了,只能選擇一些去看了。
前幾年,我總結出自己的興趣愛好,其中有看書和寫作。今天我對這些又有了深一層的認識,我喜歡文字。這兩件事情其實是文字的兩個方面——輸入和輸出,這兩件事是可以相互促進的。我喜歡閱讀,我可以獲取信息,了解別人的思想;我喜歡寫作,因為可以促使我思考,也能表達我的想法。
現在,我想繼續發展關于文字的愛好。這一次重新開始寫,和以往不一樣,覺得文章的質量應該要更好。相信自己還有更大的進步空間,也相信還可以寫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