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里·紀伯倫在其散文詩集《先知》“關于孩子”一章中,精彩地說明了我們所提倡的養育風格的根基:
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
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
他們是憑借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
他們雖和你同在,卻不屬于你們。
你們可以給他們以愛,卻不可以給他們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們可以蔭庇他們的身體,卻不能蔭庇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的靈魂屬于明天,屬于你的夢境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你們可以努力去模仿他們,卻不能使他們來像你們。
因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與昨日一同停留。
盡管紀伯倫這首樸素而優美的詩令人鼓舞,但是大多數父母都不知道如何將這首詩運于自己的生活。
十幾歲孩子的常見養育方式:
第一種養育風格叫做“控制型”。很多父母認為,控制自己的孩子是他們的責任,他們用某種形式的懲罰或獎勵作為控制孩子的主要方法。最常見的懲罰是禁足、取消特權、減少孩子的零花錢、體罰情感虐待,以及收回對孩子的愛和贊同。
這種注重短期效果的養育風格會讓父母精疲力竭。父母的職責就是隨時捕捉孩子的壞行為,以便能對孩子進行懲罰和說教,還要隨時捕捉孩子的好行為以便給予獎勵。10幾歲的孩子能夠學會承擔什么責任呢?或許,他們學會承擔的唯一責任就是不被逮到,為了獲得更大的獎勵而操縱父母,或者當獎勵不再誘人時拒絕服從。
控制型養育風格的另一危險是,它會造成孩子永遠依賴父母。那些從來沒有逃脫過父母控制的孩子,可能會認定他們的全部生活就是圍繞著他們認為父親或者母親想讓他們做的事情轉。長大后的他們往往會成為“努力尋求別人贊同”的人,找其他人繼續控制他們。這對他們的婚姻、養育、交友和工作都是災難性的。
第二種養育風格叫做“驕縱型”。驕縱型的養育方式,會讓父母覺得自己已經盡到了職責,因為他們從痛苦或折磨中保護或解救了自己的孩子。然而這種養育剝奪了10幾歲孩子學習自立和韌性的生活技能的機會。他們不會知道自己能夠從痛苦和失望中挺過來,還能從中學到東西,而是在長大后成為極其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甚至相信這個世界和父母都欠他們的,并且他們有權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驕縱不是一種好的養育方式,無法幫助10幾歲的孩子成長為具有良好品格和人生技能的成年人。這種養育風格不能幫助你的孩子學會自己飛翔。
允許自己10幾歲的孩子,體驗自己的選擇帶來的后果。當你避免過度保護和解救孩子時,他們當時可能會認為你不在乎不愛他們,但是時間一長,他們就明白了。堅定,只要求你別再那么驕縱孩子;和善,可能要求你共情, 然后花時間訓練孩子,或解決問題,或者向孩子表明你對他們處理問題的信心。
第三種養育方式“和善而堅定的養育”。一種注重長期效果、鼓勵式的養育風格,我們稱之為正面管教的養育方式。和善而堅定的父母會讓孩子們知道:
1.伴隨自由而來的是責任。
2.要做到相互尊重。
3.“我能學會有價值的人生技能,比如解決問題、溝通以及對他人的尊重”。
4.錯誤是學習的好機會。
5.家庭成員有他們自己的生活,而且“我是宇宙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心”。
6.“我的父母會在一種沒有責備、羞辱和痛苦的氛圍中,通過讓我探究我的選擇帶來的后果,讓我承擔責任”。
和善而堅定的養育意味著更注重長期的效果和目標,而不是即時的短期措施。父母們首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轉變對犯錯誤的認識。盡管人在成長過程中會犯很多錯誤,但我們往往將犯錯誤和失敗等同起來,而不是將它看成是學習的機會。
要改變你的養育方式,需要三個步驟來克服所有這些阻力。
第一步,改變原來的舊模式也許會很難,這要求一種思維模式的轉變。父母們真的必須要用一種完全不同的新眼光看待你自己和你的10幾歲孩子。
第二步,要通過學習有效的養育技巧來代替原來的舊模式。你可能還是在用以前熟悉的方式,對孩子的行為挑戰做出“反應”即便這些方法無效。你需要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然后通過練習你的新技能選擇“主動出擊”。
第三步,放棄控制孩子。控制孩子是一種幻覺,當你忍不住想控制孩子時,要問自己:“從長期來看這有用嗎?”如果沒有用就要使用和善而堅定的養育方式。父母們需要吸收新的理念、進行大量的練習,并從錯誤中學習,當然這些都是需要時間的。
避免搖擺不定的養育風格。你可能發現自己對孩子控制的太多,然后出于內疚,又轉向了驕縱。當你用在注重短期效果的養育方式上的時間減少,而花在注重長期效果的養育方式上的時間在增加,你就會理解自己的做法。
世界上沒有能夠馴服荷爾蒙或改變大腦發育的技術。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們越感覺不舒服,就說明你做得越好。孩子也會觀察你的行為,在這個成長過程中對父母和10幾歲的孩子都是一種豐富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