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不是簡單的施舍
有這樣一個故事:中美義工一起去盧旺達進行了一次慈善公益活動。中國義工下了卡車之后,看到一位瘦骨嶙峋、衣不蔽體的黑人男孩朝他們跑來,頓生憐憫之心,于是就從車上拿了些食物向小男孩走去?!澳阋墒裁??”美國義工大聲呵斥,“放下!”。中國義工愣住了,他不知道這是怎么了,我們不是來做慈善的嗎?美國義工朝小男孩俯下身子,“你好,我們從很遠的地方來,車上有很多東西,你能幫我們搬下來嗎?我們會付給你報酬。”這時又有不少孩子跑來,美國義工對他們說了一遍同樣的話。有個孩子就嘗試從車上往下搬了一桶餅干。美國義工拿起一床棉被和一桶餅干遞給他,說:“非常感謝你,這是獎勵給你的,其他人愿意一起幫忙嗎?”其他孩子也都勁頭十足一擁而上。沒多久物資就搬下車了,義工給了每一個孩子一份救濟物品。
這時又來了一個孩子,看到卡車上已經(jīng)沒有可以貨物可以搬了,覺得十分失望。美國義工隊他說:“你看,大家都干累了,你可以為我們唱首歌嗎?你的歌聲會讓我們快樂”孩子唱了首當(dāng)?shù)氐母?,義工照樣也給了他一份物品:"謝謝,你的歌聲很美妙"。
晚上,美國義工對中國義工說:“對不起,我為早上的態(tài)度想你道歉,我不該那么大聲對你說話。但你知道嗎?這里的孩子陷在貧窮里,不是他們的錯。可如果因為你輕而易舉就把東西給他了,讓他們以為貧窮可以成為不勞而獲的謀生手段,因為更加貧窮,這可就是你的錯了!”
慈善,并不是一種簡單的施舍,更需要一種智慧的幫助。施舍,只能解決一時之需。思想上的幫助,更加有助于窮人擺脫貧困。
小善造大惡
還有另外一個故事:有位老人,住在湖邊。每到冬季,野鵝南飛避寒,會在湖中短暫停留。有一年,寒流來襲,兩只野鵝困在湖中,無處覓食。老人頓生惻隱之心,就每天去喂食。次年,兩只野鵝又回來了,還帶了幾只朋友,老人繼續(xù)喂養(yǎng)。一年又一年,野鵝越來越多,南下避寒已不再作為首選,聰明的野鵝,都來老人這里,靠老人的善良存貨。可忽然有一年,老人死了。結(jié)果這一年,數(shù)百只前來乞食的野鵝,活生生餓死。
每個人都是南飛的野鵝,必須用你有力的翅膀,度過人生的冬天。你對別人的小善,會把對方留在舒適的泥沼中,喪失的卻是可以飛往遠方的翅膀。
我們經(jīng)常所引以為豪的慈善之舉,可能間接地滋生了他人的懶惰不勞而獲之心。我們不僅沒有改善他們的現(xiàn)狀,反而加速了他們的沉淪。
物質(zhì)上的貧窮可以改變,靈魂的貧窮無可救藥。不動于心的大善,才能夠成就對方,并贏得真誠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