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文是甜面包熱湯 TMBRT模型系列的第三篇,前面的兩篇可以通過以下鏈接訪問:
TMBRT模型,可以用來分析促發某一種思想、某一種行為的原因。利用第二篇文章中講述的原理,可以利用TMBRT來進行反思和復盤,我也特別提到了,不同人反思程度不同,跟自身眼界有關,但是,是否有這種模型思維差別也是極大的。
如果你知道如何通過TMBRT來分析觸發器,知道自己的決策是被什么激發的,并且可以深度討論為什么自己會響應這種觸發器,就可以繼續推導自己的動機,找出背后真正的需求,再通過需求,可以找到自己究竟相信什么。如果你的反思可以打到信念體系上,反思才呈現出極高的價值。
此外,TMBRT可以讓你擁有更好的理性狀態,在進行決策的時候,不至于陷入情緒狀態而做出非理性決策。舉個例子: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正在去北京的高鐵上,而我家對面的健身房今天開業,我讓我媽媽幫我去辦個會員卡,她發給我一張報價圖:
銷售跟我媽媽說了以下的內容:“阿姨,這次咱們的榮譽終身卡的比較合算,再就是鉆石VIP儲值次卡,榮譽次卡你可以帶另外一個人免費入場,榮譽次卡只有10個名額,相當于每年只要1400元啊,你還可以在各個門店使用。”
觸發器很多,每個都在促發人的動機:
- T:合算,促發動機是渴望……;
- T:帶一個人,促發動機是社會關系……;
- T:免費入場,促發動機是炫耀……;
- T:10個名額,促發動機是稀缺性、歸屬、擁有……;
- T:只要1400元,促發動機是占便宜……
- T:榮譽終身,促發動機是歸屬、攀比……
每個動機都會帶來內心的認知緊張,我們會開始在腦海中構想場景:如果我有了這張卡,那么……當然,也會構想另外的一個畫面,如果10張卡片里面沒有我的名字,我會多么吃虧啊,誒,那曾經很可能是我的啊……
人類是能夠想象的動物,我們受制大腦,大腦受制于環境(見《思考,快與慢》第四章——促發效應)。多重觸發器疊加的環境,目的指向很明確,就是讓你產生購買行為,購買了認知就會放松,獎勵就來了。
商人從來都說你會得到什么,而不是你會失去什么。他不會告訴你,終身榮譽的時間只是6年,不會告訴你,6年的綁定你會損失什么機會成本,不會告訴你,它走的是上坡路還是下坡路。如果綁定在一個持續倒霉的東西上6年,那是多么可怕的場景啊!看看成熟的投資者的策略是什么:小額建倉,觀察表現,分析發展,找到機會,重倉壓上,耐心等待,獲利退出。雖然不見得完全適用,但是,這是高概率正確、低賠率的方法。
雖然說,買哪個跟財務狀況有關,跟其他需求的綜合判斷有關(比如相信它的品牌,將服務完整外包等等),但是,TMBRT的分析方式至少讓你擺脫被他人隨意控制,不斷交稅的低收益投資方式。
聊了TMBRT的兩個價值點,我們繼續回到原來的思路上,繼續進入模型的內部,把更深層次的原理看懂,然后看看它在不同領域的應用吧。
2
TMBRT這個模型是我為了幫助用戶快速理解對象而設計的,雖然把很多關鍵的要素呈現了,用戶使用起來也會方便,可是,它畢竟只是簡化版,只是行為本質的一個部分。
對于這個模型,我們在應用之間的差別,來自于一個關鍵的概念:需求。需求是動機的基礎,可是,TMBRT中并沒有需求這個概念出現(其實是有的,我在談動機的時候,就談到需求了,只不過,很多人并不在意罷了)。
其實,觸發器所直接觸發的不是動機,而是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的需求就會形成認知緊張感,這種緊張感就要求自己趕緊放松下來,于是就會激發各種動機(有內部的也有外部動機)。
前文提到過,未經過訓練的伙伴,會用第一反應去將動機表達出來,這就是一種沒有意識的狀態(反省心智訓練不足)。因為沒有意識,所以行動自然而然就出現了,這個時候,無論是滿足了沖動還是內在需求,認知都會放松下來。表面上已經結束了的過程,其實,有兩件事還在悄然發生:
- 認知放松帶來的獎勵會強化這種觸發器和需求之間的對應關系;
- 無意識產生的行為會成為觸發器,觸發下一個循環。
這是一個輪回問題,古典老師給出過一個結論:對于輪回問題,如果當下的收益和長遠收益是沖突的,那么,很有可能你正處于死亡輪回中,越過越過不好。大象就是一個關注短期收益的家伙,它才不管長期回報的問題呢,所以,越是用第一反應,越可能陷入死亡循環(忽然想起來,第一反應還會帶來平庸的策略啊)。
無意識的部分說完了,再看看面對動機促動,我們可以做出有意識的反應的部分,你會知道自己為什么(Why)而做,也知道自己要如何(How)做,甚至能想清楚做成什么樣的(What),這就是黃金思維圈所關心的。我在黃金思維圈的文章中也反復提過了,這就是目標導向型的行為。
介紹了人類行為的循環過程,你會發現,關鍵詞是:觸發器、需求、認知緊張、有無意識、行為、獎勵。這些詞可以解決多種問題,比如:目標制定、拖延行為、自我效能、結果預期、習慣養成、自律、情緒調整等,而這些問題也會發生在家庭、工作、學習、人際交往、自我實現等有人參加的所有領域中。
所以,學習一個高階的模型,可以解決N多問題,并讓你可以在若干領域中變得游刃有余,花點時間是非常值得的。
3
前面,我們談到了TMBRT模型在分析和解釋上的使用方法和原理,現在可以看看它另外領域的使用了。我想談一下關于TMBRT對于“挫敗”的改進思路,比如說習慣養成中不能堅持、目標推進中受阻等。我以習慣為范例來具體介紹。
我們都知道的, 人是由習慣構成的,形成一些好的習慣,在時間的積累下,結果會很不一樣。想想看,就拿最簡單的飯后漱口來說,一次兩次沒啥差別,五年和十年可能差別就看出來了。
大家都知道這個道理,所以都很期待養成一些習慣。但是,堅持不下去,成了習慣養成的大敵,多少英雄好漢都折腰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看看用TMBRT如何解釋這個問題:
先來看動機。
大象是一個趨利避害的家伙,它有的時候很勇敢,有的時候很膽小,所以,你要鼓勵大象,讓它有力量,那種力量是來自于大象真正的欲望,而不是別人在養成什么習慣,你就照著做,多用黃金思維圈問問Why。所以,不要給自己設置太難的目標,比如,你天天過半夜才睡,突然要給自己定下晚上10點睡覺的習慣,這就有點難了。另外,意義一定要明確,自己這么做究竟是為什么,甚至可以用5Why的方式來探索,就是問五次為什么,用來持續探索意義。
還有,我非常不喜歡用“堅持”這個詞,它會讓人產生誤解,以為“堅持”是一種方法。但是,“堅持”是一種狀態,是一種結果,它是因為你做對了什么之后,別人對你的一種評價。比如說你覺得早晨要吃飯,于是你就按照你想的做而已,對于那些不吃早飯的人來說,你真的好能堅持啊,可是,你并不覺得自己是在堅持,只不過,你們的標準不太一樣罷了。
如果非要用到堅持的話,那說明真的沒有辦法,只能用這個下下策了,比如說生孩子,看著產婦開骨縫疼的要死,你只能說堅持……堅持如果可以用來當方法的話,只能用在短期的事情上,不要超過3天,3天以上就很難堅持了。所以,堅持會讓人產生壓力,讓大象感到害怕,你越說堅持,大象越不想動了。(關于堅持的問題,我寫過文章,請看:《放手,不要再堅持了》,博客文章,請復制鏈接打開:http://blog.hiddenwangcc.com/archives/2853)
最后,對于大象來說,最好讓它能夠在一個方向上奔跑。因為它特別容易被激發,如果讓它在不同方向上切換,它的能量會損耗,效果會大打折扣。比如說,我有個叫霜降的伙伴,她前幾天反思了自己這一年的學習,買的課程大約有:
大象在這樣的情況下會崩潰的,所以,它的選擇一定是什么都不干,站在原地不動。
總結一下,對于大象而言,不要談堅持、用真正的欲望讓自己有力量、意義要持續明確以讓自己保持堅決、方向要清晰且穩定、設置好適當的難度。
下面,來看關于觸發器的建議。
我經常聽到下面的對話:“你為什么遲到了?我的鬧鐘沒有響……”你看,這就是沒有安裝觸發器的結果。很多人有類似的情況,比如因為手機沒電鬧鐘沒有響,錯過了航班、火車;明明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是卻沒記下來,沒有提醒機制,導致這件事情沒有推進等。
這就是未設置觸發器和觸發器無效的典型案例。對于這種問題,解決起來很簡單的,這叫做風險管理,提前思考判斷可能的風險、防范策略、應對策略就好了。實在不行,就在一次次反思中,對已經發生的觸發器無效的問題進行再次調整來不斷找出更好的觸發器。比如,我因為晚上會加班加到比較晚,早晨有的時候會耽誤事情,因此我就給自己設置了晨型官,她專門負責在早晨有事的時候,叫我起來。
關于觸發器,有個很麻煩的問題,就是觸發器凌亂。這個問題主要源自環境,在一個雜亂的環境下,各種誘惑非常多,可以隨意就激發了自己,讓大象跑到其他地方去了。雖然問題由環境激發,但是本質的原因還是在自己,因為你自己對觸發器進行識別和響應,觸發器才能起作用。通常,我們的心不定的時候,才會有這種凌亂的情況出現,如何靜心,各種文化里都有套路:數息、冥想、中心狀態訓練,本質上都是對覺察能力的訓練,提升反省心智的手段。
第三,我們來看看關于獎勵。
獎勵的部分,最大的問題就是反饋不及時或者是不正確的反饋。前文我已經明確談到過了,我們所需要的獎勵是:認知放松。如果設置錯了獎勵,就會出現外部動機將內部動機擠走的情況(該問題陽志平老師曾經撰文分析過,文章叫《獎勵會傷人》,請自行百度),不僅僅不會讓自己更有力量往前走,甚至會放棄做一些事情。
關于獎勵的部分,理解起來并不容易,但是我還是嘗試描述一下。
首先,你必須要知道是什么觸發器觸發了什么需求而產生了動機。這個動機的背后對應著是你的什么沒有被滿足,而導致了認知緊張的狀態(強烈推薦大家閱讀《思考,快與慢》的第四章和第五章,更好地理解大腦工作機制,就更容易明白是什么控制了自己的認知過程)。然后你要問問自己,這個需求真的是我的需求么?
這里需要補充一段小知識,我們很多的需求(欲望)其實并不是源自我們對價值的追求,而是多巴胺分泌的結果。多巴胺分泌之后,我們就會產生強烈沖動,希望自己得到某事,但是一旦得到之后,多巴胺分泌水平就會回落,而自己并沒有得到價值感,就會感到空虛,一旦形成這個循環,TMBRT就會在某個觸發器情況下激發多巴胺分泌,比如說看到露胸的妹子就想上1024、看到閃光的按鈕就想點擊、聞到美味的東西就想多吃幾口、聽到噼里啪啦的聲音就想打麻將……
如果你被原始沖動所掌控,那很容易陷入被無意識的大腦綁架的情況。所以,一定要多問問,自己當下強烈的沖動究竟是價值驅動的,還是多巴胺驅動的,如果是價值驅動的,獎勵就是價值本身。說到這里,我要吐槽一下,很多老師在設置活動的時候,都會設置各種獎項、刺激,導致很多學員是為了獎勵去學習的。我一直說,成長是成長者最大的獎勵,能夠激發起學員的學習內驅力,比什么都重要。
第二,你要能夠為自己設置一份真正激勵自己的獎勵。這個要比前面的那部分還要難,你要知道什么可以激勵自己,那都是未解決的問題、未達成的期待、未滿足的興趣……在沒有任何外界逼迫的情況下,能夠為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去努力,那才是最應該做的事情。這個部分就涉及到方向找尋、目標設定等目標管理的相關內容了,可以直接映射到目標管理的體系中去,這里就不展開了。
最后,我們來看一下行為。
這個部分已經不用再具體展開了,很多人說行為上出問題,其實,行為有沒有問題都是一個結果而已。當知道了行為的原因來自于需求、動機、觸發器、獎勵,行為的問題就可以解決了。
好了,對這個部分稍微總結一下,如果想要讓TMBRT模型發揮作用,就要對每個部分進行深入的了解,這樣,才能真正有效地解釋各種行為背后的原因、目的和套路,也就能夠更好地應對他人對你的套路了,自己也可以用更好的方式去選擇自己要投放的行為,讓整個結果向更好的方向前進了。
4
整個TMBRT模型到這里就要結束了,再次強調,它是一個解釋工具,可以幫助我們對各類行為進行解釋。它還可以應用在更多領域,比如說,當你發現自己總會在同樣的問題里掉坑(談戀愛總是找一樣的、各種事情都在同樣一個點上失敗、想事情總是要往壞里想……)等等,你就可以拿出TMBRT,去問問自己行為背后的需求、動機、觸發器、獎勵方面的問題,也可以問問自己有沒有辦法在同樣的需求下,選擇完全不同的思考、行為方式,讓自己的人生變得不同。
也建議大家多去閱讀一些關于心智方面的書籍,比如說《拆掉思維里的墻》、《超越智商》、《活出生命的意義》、《少有人走的路》等等,你都會發現,在觸發器下你有更多選擇的可能,可以幫助自己在未來更好使用TMBRT來解決行為上的問題,走向高概率成功的未來。
最后,還是那句話:只要找到機會,就要多練練,分析自己、分析他人都是可以的,這個模型越練越熟,自己對于各種問題的把握和解決就會更駕輕就熟了,那個時候旁人就會評價你:“情商真高、一般的事情都難不住你、我有問題你能幫我解決一下么?”想想也是蠻開心的。
這三天去北京學習了,在老師們的教導之下,又發現自己認識問題認識得是多么淺薄。我越來越想扎實地投入到實踐之中去,從實踐里感受問題和困擾,少做些坐而論道的事情,那樣只能得到感覺良好的狀態罷了。謝謝大雨哥給的中肯的建議,我會好好做出調整和改進。另外,很多伙伴擔心我昨天發生了什么,為什么不推送,連圖都不推送,這是我日更以來的第一次啊,甚至小伙伴都打來電話詢問。嗯,沒啥情況,就是做一下身體的休息,慢慢來解決穩定輸出的問題,讓自己能夠以更穩定的狀態出現,感謝大家的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