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板理論在企業管理中特別出名,現在引申到各個領域,當然其應用也是各有創新。
短板理論最早是由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提出的,也有的稱為“木桶原理”、“水桶效應”。
盛水的木桶是由許多塊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這些木板共同決定的。若其中一塊木板很短,則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這塊短板就成了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稱“短板效應”)。若要使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換掉短板或將短板加長才成。
許多企業家都認同取長補短,聯想前總裁柳傳志卻提出:“企業家不能一味補短板?!?/p>
程天縱先生在其著作《賦能:新創企業的成長課》一書中談到創業者也提到短板理論。
不過他認為,
創業:看自己的“短板”,看他人的“長板”。
硬件創業者大部分是技術出身的,技術比較扎實,腦袋比較死板;同樣有著工程師的通?。赫J為自己的技術比別人強,以為自己研發的產品天下人應該都會買。未來的趨勢肯定是互聯網和軟硬件結合。
創業者應該組建一個怎樣的團隊?“就業是玩自己的長板,創業則是玩自己的短板?!边@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了創業者需要具備的兩種能力:一是充分了解自己,尤其是自己的短板;二是“一眼就能看到別人的長板”。一眼看到別人的缺點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小孩子不用教就會告狀。但是,一眼看到別人的優點,則是一種需要自我約束和自我訓練的技能。更難的是,要清楚地了解和承認自己的缺點。人們在談到成功創業家的人格特質時,很少提到這兩種能力。這兩種能力都不是與生俱來的人格特質,但人們可以通過后天的訓練培養出這種能力。不僅僅是創業家應該具備這兩種能力,成功登上金字塔頂端的職業經理人也必須具備這兩種能力。
創業者要胸懷寬廣,海納百川,一專多能,要是多面手。
創業者要認識到自己的短板,而且只能補齊不能避開。
創業者要學會擅用他人的長處,借用他人的力量為自己的事業成功加速。
創業者學會識人與用人的能力,同時有自我總結檢討分析的能力,不斷學習與進步。#創業#
點贊也是一種鼓勵!留言也是一種交流!謝謝!
免責聲明:圖片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