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個禮拜和姐姐一起研究戚風(fēng)蛋糕。老實說,戚風(fēng)雖好,內(nèi)里卻比較干。少了奶油的話,就像胸大無腦的美女,長得再好看也沒有意思。
按照一般烘培比賽的標(biāo)準(zhǔn),蛋糕一要講究松軟,二要保持濕潤,因此戚風(fēng)才成不了主流。當(dāng)然也有例外,比如奶酪蛋糕就強調(diào)要像奶油般潤滑,但也因此略微厚重了些。
偶遇iCook軟件里面Karen Ling的日式蛋糕食譜,霎那間驚為天人。Karen把這個叫“舒芙蕾蛋糕”,但是我覺得在原料、做法和味道上,都很接近日式輕乳酪蛋糕,所以斗膽給它改名字了。這個菜譜最大的賣點是,它只需要用三種原料!還不是什么速成蛋糕粉之類的合成材料,是老老實實的三種原料啊!奶油奶酪、白巧克力豆、雞蛋,簡單得難以置信,就算不好吃也值得試試看對吧?
如果把白巧克力理解為“(可可)油+糖”的話,這種蛋糕和美式奶酪蛋糕最簡單的菜譜類似,不過多了打發(fā)蛋白這一步。和一般的日式奶酪蛋糕相比,則少了面粉。當(dāng)然這些也是我事后分析出來的,當(dāng)時哪想到這么多,一看到只想要試試它味道怎樣。召來姐弟倆,稍加引誘,小家伙便馬上滿廚房搜起東西來了。
大家初試新蛋糕菜譜,想不到日式輕乳酪蛋糕這般好吃!糕體蓬松,明顯比戚風(fēng)濕潤,比美式奶酪蛋糕輕盈,奶香和甜度都恰到好處,隱約還透出一股淡淡的酸奶味道。因為是晚上做好的,按指示要放冰箱四小時,所以這是第二天吃的味道。第三天微波爐叮20秒,馬上恢復(fù)彈性。他們要冷吃要放奶油我不管,但接近體溫的口感就像四百年一樣帥的都教授,添加任何東西都是畫蛇添足。
好吧,大家看到這里應(yīng)該也餓了,我就不耽誤時間了,小姐弟上場!
日式輕乳酪蛋糕
原料:奶油奶酪 220克、白巧克力豆220克,雞蛋六顆
工具:參考下圖
示范:姐姐(七歲)弟弟(五歲)
原配方用110克、也就是半包奶油奶酪。咱們不想留半包那么麻煩,做多點最好,不然一人只能吃一口怎么過癮?
上面的碗和下面的鍋大小配合的話,攪拌起來會比較順當(dāng)點。涼了的水別倒掉浪費了,待會兒再煮一遍烤蛋糕時用。
記住下面還是熱的,攪得太慢也不好,趕快練好搗蛋神功!
打發(fā)蛋清的碗要干凈不能有水,混進蛋黃也不行,這是基本常識。所以分開蛋清蛋黃時,最好逐個打到一個小碗里面,要不一顆蛋黃毀掉五個蛋白就杯具了。這里打發(fā)蛋白沒有加糖(糖還在白巧克力豆里面呢),所以蛋白會比較快打發(fā)。這部分還沒有掌握好,麻煩大家上網(wǎng)學(xué)習(xí)時有好教程或者小撇步分享一下哈。
如果你會太極起手式的話,把打發(fā)好的蛋白拌進蛋黃奶酪漿應(yīng)該不成問題。居中切半到六點鐘位置,沿邊刮半邊碗底到十二點鐘位置,上翻再拌入中心。將碗轉(zhuǎn)三刻鐘,重復(fù)直到蛋糕漿顏色均勻。動作請溫柔點,泡泡跑掉就發(fā)不起了。
蛋糕模四周涂油其實用固體的冷黃油比較好操作,你看看,弟弟因為不夠手勁就報銷了一瓶噴油。如果像咱們一樣用活底模的話,外面要用錫紙包住,不然會側(cè)漏,你懂的。
準(zhǔn)備一個比蛋糕模大的盆子,里面加熱水和蛋糕一起烤。這樣濕烤可以讓蛋糕更濕潤,烤箱的溫度也比較穩(wěn)定和溫柔。
蛋糕慢慢涼掉以后,回縮是正常的,就像baby生出來也會縮一下水對吧?咱們做了幾次蛋糕表面都沒有裂掉,不知道是運氣還是哪里做對了(從小就要學(xué)習(xí)做一個謙虛的人,知道不?)
文首的那個蛋糕,切開后是醬紫滴:
氣孔沒有很均勻,但是也合格,吃起來棒棒噠。
當(dāng)晚受小姐弟激勵,我好像打了雞血一樣,按另外一個牛人琳達公主的菜譜又做了一個,里面有面粉和玉米粉的正宗日式輕乳酪蛋糕方子,是醬紫滴:
不比賣相,這個吃起來也不錯。可能是晚上打發(fā)蛋白沒有觀察得很清楚,效果和他們做的差不多(天哪,打雞血打到夜盲了!)。
這是第三天側(cè)面照,有面粉的還明顯保留氣泡,可能和打發(fā)蛋白有關(guān)。
不管怎樣,這個蛋糕已經(jīng)成功擠兌掉以往各種蛋糕,暫時在咱家的甜點排行榜位居第一,這個禮拜已經(jīng)做了四次了!(因為做起來實在簡單)無論當(dāng)早餐還是飯后甜點或者偷偷拿來當(dāng)零嘴,這個蛋糕都怎么吃都不會覺得膩(人家琳達為了研究這個還做了二十個呢)
好啦,別光用看的,趕快做一個吃吃,保證不會讓你失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