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終于不是很忙,想著好好看一本書,于是便想到了《圍城》。
第一遍讀此書是在高中,那會兒只知這是一本有名的小說,讀罷,也只記住了主人公的名字,至于具體內(nèi)容早已忘的七七八八。所以,也只能說“讀過”。
第二次是在大學期間讀的,那會兒談了戀愛,讀過只記住了“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里的人想逃出來”,只覺得全文描寫的詼諧有趣,即使是戰(zhàn)時混亂慌張的生活也在錢老的筆下沒那么殘酷了。
如今重溫,在這樣的情境下,又有一番新的感悟。鴻漸的怯懦猶豫是我所不喜的,即便他常常為自己的兩句“妙語”或者自以為“得體討巧”的行為而暗自得意。如今看來,竟像是滿滿的自卑。我曾討厭蘇文紈,再讀此書,竟也討厭不起來,怎么說呢,至少她在還努力的時候盡力爭取了,放棄的時候也做的果決。雖然有時充滿了小女人的作,但貌似很多女孩子都這樣做過吧,只是年齡大點再作,總是讓人愛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