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青春期反復的兒子,內心有一團密集的氣流涌出,但覺察之后就得想正確的辦法消散它。
上周末兒子從老家吃完升學宴回來,背了一書包的學習資料,看上去要糾正方向好好學習,我內心也充滿著喜悅,同時不易察覺的期待也跟著升起,想象著依兒子的聰明,只要方向明確,自律起來,成績會象坐火箭一樣毫無壓力,最難也能跑到現在班上的前十。
上周日兒子積極地催我早點送他去學校,感覺在家抱著手機沒意思。
周末回來,兒子仍然很獨立,放學因為沒打通我電話自己坐公交車轉了一趟車到家,而他也沒想到周五放假我接不到,就沒帶鑰匙,等我下班往家趕的時候,他用同學的電話打給我,說在同學家玩,晚上吃完飯再回家,叫我不用慌忙趕回家。晚上回來,還告訴在同學家吃飯,同學家長說他真會說話,情商還蠻高,我開心的回應,我晚上在小區超市拿東西,超市老板跟我說你都拿走了,也告訴我說,你兒子嘴巴真會說。我想這個不用夸是有目共睹的,上學不能帶電話,他隨便路邊老少都敢上前借電話,別人還很樂意借用。
晚上我吃飯的時候兒子出來拿著手機打游戲的時候,仍然在陪著我聊天,不知道怎么就聊到了暑假在學校補課的情況,他說到老師在上面講課,一大片直接在下面趴著睡覺,然后就抱怨學校違規安排補課,實際老師也沒心思補,原計劃的一周6天,現在變成5天,聽說下周補完就不補了,我當時舊慣性的說教“老師在上面講,就算對老師起碼的尊重也要克制一下啊,大家都睡,老師肯定也找不到價值 感,成就感,教得也不用心。。。。。”我還沒說完兒子就提高音量“最煩你們這類家長,什么都不懂就喜歡唧唧歪歪。。。。。。”我當時被他的語氣一下就急了,就耍賴說,"我什么也沒說,你急上啥呢“咱倆不歡而散。
周日加班路上我反省了一把,到了公司給兒子發個信息道歉:1、我昨晚沒做到傾聽。2、我不該妄加評論別人。3、對自己并不清楚的不該妄加猜測。
隨后點了菜讓兒子買,后來兒子回了個OK的圖標。
周日在家,不大不小的爭論又發生了兩次,而我自己都沒有智慧去化解,只能做一個拉鏈的動作給兒子看閉上我自己的嘴巴,在送兒子上學的路上也是起了爭討,忘記他說的一件什么事,我接了一句“那是因為你們這個時代的孩子都沒有吃過苦。”結果他就霹靂巴拉批評,你們那個時代的人怎么怎么差勁。。。。。。5G都是我們新時代的人開發出來,你們過去除了錢學森時代創造性強點,哪點能跟這個時代的人比。。。。。“象個戳醒的小狼仔極具攻擊性,我趕緊又做了個拉鏈鎖嘴的動作,他才停下來在車上一直睡到學校門口。
晚上聽了桂軍姐的分享,有一句戳中我,我們不該扁低孩子所在的群體,(就是代表層)我們如果扁低了那個層面就是扁低了孩子。我今天寫出來的兩段爭論就是因為我舊習慣的說教扁低了孩子所在的群體層面,激起了孩子的反抗。
原本這些不愉快的爭論,如果是智慧的父母是可以化解并引導的,而我卻做不到,最近忙于應試學習,這里的學習雖沒中斷但走腦不走心,連筆記都記得很少了,都是睡覺的時候隨便聽聽。同理孩子的學習也是,如果不能走心,看似在努力的樣子也是沒有用的。
這周兒子跟上周相反,背一書包的小說類似于唐家三少那種小說去的學校。我只是提醒他這些小說可以在家看。他說不會在上課的時候看叫我放心,在宿舍沒事的時候看,我知道多說無義,只在校門口的時候說了句注意那些書的安全。
允許孩子有自己的規劃,
把自主權還給孩子。
孩子的生命狀態更值得我關注。
花錢的豐盛感是要練習的,最近花錢有匱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