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要評選好萊塢電影史上最成功的“IP”電影,《星戰》系列毫無疑問將是眾多科幻影迷心中永恒的史詩。導演喬治·盧克斯憑借《星戰》這個超級IP功成名就,之前的七部《星戰》系列作品在全球收獲高達65億美元的驚人票房,是電影史上最賣座的商業片。而去年上映的《星球大戰:原力覺醒》更加在全球攫取超過20億美金票房,拿下了影史最賣座電影第三名。
從當初僅1100萬美元成本的電影,到催生出幾十億美元的龐大產業,再到系列第7集《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的上映,這部漫長的系列已橫跨將近四十年,當初不被福斯影業總裁看好的B級片,發展成為后世科幻電影所效仿和致敬的先驅。
時間跳轉到1977年的5月25日,當美國觀眾第一次在電影院聽的屏幕上看到那句“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遙遠的星系……”的字幕出現,代表的是一個科幻大片時代的到來。
在《星戰》系列成功之前,科幻電影在好萊塢長期處于邊緣小眾類型,以低成本制作的B級片居多,直到年僅33歲的盧卡斯憑借著非凡的藝術才華執導了影片《星球大戰》(《Star Wars》)首部曲《新希望》,成功上映,從此之后的四十年里,開啟了浩瀚宏大的太空冒險史詩。
喬治·盧卡斯導演為《星戰》系列構建了一個宏大的世界觀,他曾經坦言自己在構思這個故事的時候受到了托爾金的史詩《指環王》系列的影響,同時又借鑒了同時代的電影大師黑澤明的《七武士》。在整個《星戰》系列當中,故事雖然大抵上以銀河系中帝國與起義軍之間的對峙為背景,但在整個系列當中一直帶有著非常鮮明的善惡對立和英雄主義,天行者盧克的故事則帶有明顯的傳統神話中的父子對立情節的借鑒。
至于故事背景當中有關現代社會中共和民主與獨裁專制的對抗則更加像是近代社會現實的隱喻,而那些揮舞光劍的武士和美麗勇敢的公主,還有各種奇形怪狀的外星人、機器人與航天器,使得這個星際幻想故事更像是一段當代神話,讓這個系列被賦予了更加奇幻的色彩,得以讓無數的影迷為之難以忘懷。
前面說了這么多,當然是為了鋪墊最近上映的《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影片早前在北美上映以后不僅票房包爆炸,更是創下了重啟之后的《星戰》系列的口碑記錄。
故事的源頭是出自第四集《新希望》開頭字幕的一句話“反叛軍(盟軍)間諜秘密竊取帝國的最終武器”。故事主要講述有這么一小撮不聽最高指示的人去偷取了死星設計圖。
《俠盜一號》故事設定在《星球大戰3:西斯的復仇》和《星球大戰4:新希望》之間,講述的是共和體制覆滅、絕地武士崩潰的時代,銀河帝國與義軍之間的戰斗愈烈,這其中就有蒙·莫思馬領導下的義軍同盟。各種反抗活動使得銀河帝國不得不綁架了帝國武器專家蓋倫·厄索設計一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來鎮壓起義活動,而這其中最暴力最鐵血的方式就是戰斗空間站死星。
影片的故事開始于此時,女主角琴·厄索正是當年的武器專家的遺孤,她被起義軍找到之后,義軍領袖蒙·莫思馬看中了琴·厄索,并將其選做偷取死星設計圖的人選。于是琴·厄索集結了一幫敢死隊,前往帝國要塞盜取設計圖,他們自稱自己所乘坐的飛船為“俠盜一號”。而在這個“自殺小隊”當中,便有沒落的絕地武士甄子丹與相依為伴的基友護衛者姜文。
在迪士尼收購了盧卡斯影業之后,《星戰》系列從以往的“慢工出細活”的幾年一部演變成了迪士尼快餐文化的標準,一年一部。這種變化雖然加快了電影整個的制作流程,讓這個系列變得更加的追求商業和娛樂效果,但從普通觀眾的角度來看,無疑是相當成功的。
回到這一部當中,作為一個外傳故事,對于編劇和導演來說,既能夠不受原版的設定放開手腳重新續寫故事,又要做到能夠承前啟后,延續四十年前的經典之作《新希望》的故事。總的來看,影片在故事創作層面完成的想當不錯。對于續集電影,尤其是如此宏大的科幻史詩系列,普通觀眾要想弄明白整個故事其實相對困難,但在這一部外傳中,因為故事另起爐灶,所以對于普通觀眾來說理解其實并沒有難度。
我們可以忽略那些科幻的設定,來回到故事的本身,其實電影講述的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好萊塢冒險片劇本套路。女主角琴因為童年目睹母親被殺父親被擄走而踏上了尋找父親的道路,影片的前半段最重要的線索便是“孤女尋父”的主線,當得知父親留下的信息,帝國正在建造一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企圖消滅那些藏匿在星球建的義軍組織。
女主角帶著父親留下的信息回到義軍同盟總部,試圖說服義軍聯合起來派精銳去盜取武器設計圖進而摧毀死星。
然而在義軍同盟內部,由于階級屬性和斗爭路線的不同,同盟內部出現了分歧。不得已,女主決定自己前往死星,帶著一幫曾經為義軍效力過的諜報人員和兩名吃瓜群眾——盲僧與槍兵,成立了一支“銀河系第一自殺小隊”前往帝國基地盜取死星設計圖紙,而他們乘坐的飛船史稱“俠盜一號”。
導演加里斯·愛德華斯發揚了他個人一貫的優點,“花小錢辦大事”,從早期的作品《怪獸》到指導重啟版《哥斯拉》,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善于先抑后揚的導演。首次指導《星戰》系列,便得到了創始者盧卡斯的贊賞。
在影片的前半段,都并未出現較大的場面,反而都是在敘事和交代故事背景,略有些冗長,但是對于普通觀眾來說,無疑非常友善,即使路人黨也能夠清晰的了解整個故事發生的背景和設定。而到了結尾的高潮戲,則足足打了將近四十分鐘,“自殺小隊”的主要成員每一個都給了相應的戲份來展現戰斗場景。
另一方面,影片最大的亮點是角色的塑造非常成功。影片作為一個群戲,整個“自殺小隊”的六名主要成員都給了非常完整的劇情交代,但最出彩的無疑使甄子丹和姜文兩位華人演員以及機器人K-2SO。
甄子丹飾演的盲僧奇魯·英威手持盲杖橫掃千軍,姜文飾演的貝茲·馬彪斯懷抱重炮百步穿楊,兩大華人巨星首次在《星球大戰》這個超級IP中拿下極其重要的角色,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二人在影片中戲份頗重,不僅要在重重危機中為義軍殺出一片天,更是這部戰爭冒險大片里的幽默擔當,妙趣橫生的對白層出不窮,無怪乎海外觀眾會在臉書上大贊“這對CP我站定了!”。
而影片的另一大幽默擔當則是K-2SO,原本是帝國的安保機器人,但后來被卡西安重新編程,轉而效忠于義軍同盟的事業,說話睿智,帶著很強的冷幽默感,為影片增色不少。
此外影片為了照顧系列粉絲,而出現了不少致敬梗兒,當影片末尾達斯·維達手持極光劍的場面,我所在的影院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而電影結尾則無縫銜接了《星戰系列》的起航之作《新希望》。
客觀來說,影片并非沒有缺點,比如說故事的老套和反派的塑造非常淡薄,整部電影的配樂相對平庸,但就整體完成度而言,影片無疑是一部非常優秀的商業大片,娛樂性十足,足以值回票價。
對于迪士尼來說,這部外傳毫無疑問是一部驚喜之作,雖然導演坦言外傳并不會繼續拍攝續集,但是對于財大氣粗的迪士尼影業來說,他們早已在籌劃更加宏大的“星戰宇宙”,接下來4年的也排好順序,2017年《星:戰8》、2018年《星球大戰:韓·索羅外傳》、2019年《星球大戰9》、2020年《星球大戰外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