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8.5/ 10分,5/ 5分。
同樣是超級IP外傳電影,《神奇動物在哪里》尚且改編自哈利波特原系列中的一本教學書籍以及該書作者的生平事跡,而本片就直接來自于近40年前的星球大戰4:新希望片頭滾動字幕中的一句話。但恰恰是這寥寥數語記錄的事情,卻是整個正傳系列的原點,后續所有事件的關鍵所在。這件只要看過最初的星戰電影的人都知道其結果和后續影響的事件,引爆了戰爭,也燃起了正如那部星戰電影副標題所預示的銀河帝國百姓脫離暴政的新希望。
為何要在40年后的現在才想起把這件事搬上大銀幕,一方面可能是迪士尼布長線想在超級英雄世界之外再打造一個長期系列。另一點也許只是為了填坑。大家都知道在正傳三部曲中義軍飛行員炸毀死星是利用了其構造上的一個重大BUG,這個漏洞甚至成為星戰迷們津津樂道的趣味點。而本片則解釋了這個漏洞出現的原因,是一位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義軍科學家為了戰爭的勝利而刻意留下的。至此,一大懸案水落石出。同時本片還說明了大家熟知的義軍空軍代號俠盜這個詞到底是怎么來的。無論如何,對于影迷來說,能在大銀幕上瞻仰這群秘密英雄的光輝事跡,足矣。
筆者以前總愛說迪士尼無論拍什么電影,都有fun與合家歡的兩條鐵律,特別是在他們的超級英雄系列電影中,這種基調是不可動搖的主旋律。所以圣手接盤俠迪士尼打造的上一部星戰7:原力覺醒,就延續了他們的傳統,恰也符合星戰系列電影的經典風格。不管怎么看前面七部星球大戰,都會覺得更接近于兒童電影、青少年電影,同哈利波特與饑餓游戲很類似的感覺,整體是正邪分明,輕松有趣,就像義軍的口號,隨時隨地充滿著希望。大概只有相對最黑暗的星戰3:西斯的反擊,絕地武士大屠殺和對殘殺兒童的暗示,讓這個系列踏進了慘烈、殘酷的境地。可惜原力覺醒又把腳縮了回來。這時候再看本片,就會覺得特別不像以往的星球大戰電影,甚至也不像是迪士尼拍出來的IP大片一樣,基本上感受不到fun與合家歡的存在。在經歷了補拍、重拍等折騰后,這部電影終于被定下了一曲英雄悲歌的基調,讓本片顯得更加成人化——在這一點上倒是同神奇動物很類似。俠盜一號的風格更像是對西斯的反擊的延續。
電影一開場,我們就能瞬間發現差異。沒有了滾動字幕,沒有了能夠制造振奮人心效果的經典開場曲目,換成了帶著點原曲影子但主旋律卻走向了悲壯的悠揚婉轉的音樂。這首音樂響徹全片,為電影樹立了良好的沉重氛圍。包括其他的主要配樂,大多是緊張急促,陰云密布,或者沉重哀傷,從聽覺上影迷們可以清晰感覺到俠盜一號在風格上的改變。但影片的主旋律畢竟不是徹底的悲沉腔調,始終是帶著點原來的味道,這仿佛是想說:一切希望,都是從絕望中升起;要想見到勝利的曙光,就得經過黑暗的洗禮。
全體犧牲,這確實很難在迪士尼和星戰電影中看到。即使是慘絕人寰連孩子都不放過的絕地武士大清洗,也留下了兩個改變歷史的火種與他們的導師。俠盜一號,為了傳遞最為重要的情報,這群本就不為人所知的隱秘英雄,前仆后繼死后而已。導演愛德華茲在哥斯拉中就體現出極佳的鏡頭美學,那場高空跳傘的戲讓人印象深刻。故在本片,導演把英雄捐軀,安心等死的場面也拍得極具美感,觀眾能充分體會到一種希望已經到來的感覺,悲壯有余,但不至于殘酷。真要說影片什么地方恐怖氣息最重,那就是黑武士達斯維達在義軍母艦上追殺傳遞情報的船員的一幕。在筆者看來這也許是整個星戰系列最直觀感受到西斯的強大與威懾力的一幕。黑武士手持光劍,閑庭信步般緩慢前進執行裁決,一群逃亡的船員自發阻擋他,沒人知道自己再哪一秒鐘就會死于劍下,但他們依舊堅持傳遞著死星的設計圖,絲毫不顧及自己的性命。比起俠盜一號那群自殺小隊成員,這幫船員恐怕連面孔都沒被大家看清,卻做出了不亞于那些主角的壯舉。這就是歷史上最黑暗的時刻,隨著萊婭公主的露面,希望的火種一發不可收拾。
其實俠盜一號這部電影,除了風格上有所不同之外,我們也能看到在正傳中看不見的帝國和義軍的另一面。說起來,正傳三部曲中觀眾一直處于義軍和主角的視角,而他們又在不斷地制造希望、一路高歌猛進,每每遇難都能化險為夷。而影片對帝國的塑造,頗像中國的抗日神劇一樣,雖談不上刻意的丑化,但卻不太能感受到他們的強大。然而俠盜一號卻從一開始就讓人明白銀河帝國的威懾與壓迫,無處不在的眼線、訓練有素的克隆人大軍、以及死星這個讓人想想都覺得蛋疼的終極殺器。此時的死星初建完成,還未火力全開,故本片中見不到毀天滅地的場面,但通過主角們的視角在星球上看到死星制造的大爆炸,還是叫人膽寒。帝國軍官也不再是一副外強中干的表現,從黑武士到塔金總督再到科倫尼克總監,每一級領導人都有其威嚴與手段。再看義軍,還沒有正傳中那股子一往無前的拼勁,處于內部立場尚未統一,怯戰、畏縮、相互猜忌的階段。影片中我們還看到了義軍的隱秘部隊,專門執行骯臟任務,不擇手段在正傳中是未曾見過的,而本片光從男主角身上就能感受到一二。
必須提一下塔金總督,這個由CG復原的角色,可以說是本片或者說迪士尼近幾年難得一見的大失敗!你看K-2SO這個機器人,雖然也靠動作捕捉和CG合成的角色,但因為是機器人,大家尚不會覺得他的行動有什么僵化或者不協調的地方。萊婭公主使用了和美隊3中鋼鐵俠同款的磨皮童顏的效果,也不會讓人覺察到異樣。但塔金總督,這個戲份相當多的角色,卻出現了恐怖谷效應,仿佛捏人CG技術一夜回到了貝奧武甫的年代。眼神空洞、臉部僵硬,幾乎沒有合理的肢體動作與面部表情。大家看電影的時候千萬不要去注視他的眼睛,否則會驚出一身冷汗。恰巧影片還特意在科倫尼克和塔金之間頻頻切換臉部特寫,也許電影本意是想說:看我們做的多細致多逼真,但反而弄巧成拙。看看科倫尼克那豐富的面部細節,再看塔金,真是張死人臉。說實話,CG感還是很明顯,人物的皮膚紋理比起機器人的金屬紋理,沒那么好做。
華納拍了一部自殺小隊,結果折戟沉沙,口碑糟糕。結果死對頭迪士尼也搞了部自殺小隊出來,效果就要好得多。兩部片在模式上真心是一模一樣的。一開始都是眾人物的出場亮相,然后一番波折,大家終于統一陣線共赴戰場。華納放棄了堅持已久的黑暗,決定嘗試一下合家歡風格,結果偷雞不成蝕把米;迪士尼也放棄了堅持已久的合家歡,決定嘗試一下黑暗基調,卻收獲了成功。影片前半段不斷在不同的時間、空間來回切換,鋪陳介紹各方人物行動,順便引出影片中所有重要角色。在帝國鷹犬的搜捕下,一切行動都要爭分奪秒,故影片節奏也相當緊湊,但可能會看得人一臉懵逼,不知道想講什么。直到所有線索匯聚到圣城杰達,我們才明白這暗潮涌動的行動全都指向了死星。后半段主角們的集體行動還會讓人想到十一羅漢等經典的盜賊片。整體而言俠盜一號已經傾向于動作片風格。影片的劇情其實是不消說的,想被劇透,就去回顧一下星戰4:新希望的片頭字幕,那里已經告訴了全部結果。
每一部電影都得有一個機器人角色,原作里面的R2D2與C-3PO堪稱永恒的經典,星戰7新加入的BB8是難得的萌物。本片自然也不能少。K-2SO卻不是什么外形可愛有趣的角色。但是在性格設定上,頗像光環中的Cortana和星際迷航里面的史波克,毒舌這一點還有點生活大爆炸中謝耳朵的影子。另外,兩位中國演員終于沒有打醬油,而是成為主角之外戲份最多的人,還順便承包了機器人K2SO之外大部分笑點。比起男女主,筆者反而想簡單提提這兩位。宇宙丹飾演的盲僧并不是絕地武士,但卻是原力的虔誠信徒,還把原力與我同在改造成了一句難念的經,能夠感知到原力存在并以此躲避敵人的攻擊和射擊。影片中第一次出手,我們就能見到他如何騰挪躲閃,這就為片尾高潮最關鍵的一個行為做出了合理解釋。可能很多未能充分理解這個角色的人會覺得此乃驚天大掛,不過倒也當得起宇宙丹的稱號。姜文則飾演了和他相依為命彼此信賴的好基友武器大師,甚至二人還許下了“我雖沒有好運,卻有你”這般甜蜜誓言。看完電影終于理解到為何外國網友會戲稱這對才是電影最佳CP。再看男女主角,也許只是革命同志情誼。總之影片中基本上感受不到愛情的成分。
觀看這樣一部電影會是何種心情呢,也許就跟看荊軻刺秦、霸王別姬一樣。而這,也就是本片的故事和基調所在:無數英雄喪命于此,一個真正的自殺小隊,用全體的犧牲點燃了義軍反擊的新希望。
(史歌出品,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史歌
2017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