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愛麗絲夢游仙境》樊登小讀者分享1

我是昭君,我想記錄我與書店的點點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39天。


《愛麗絲夢游仙境》是英國作家劉易斯·卡羅爾于1865年出版的兒童文學作品,它在英國兒童文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英國《大不列顛百科全書》認為:卡洛爾的童話及“諧體史詩”把所謂荒誕文學提到了最高水平。不僅孩子們喜歡讀,很多大人也將其奉為經典,其中包括著名作家王爾德和當時在位的維多利亞女王。這本書已經被翻譯成至少125種語言,到20世紀中期出版300多次,其流傳之廣僅次于《圣經》和莎士比亞的作品。

這本書有什么神奇之處呢?書中幾乎每個人物都有對應的文化現象,需要大朋友給予解讀。包涵大量與數學原理、英文諺語相關的元素。書中有許多有趣的文字游戲、雙關語、謎語、俚語。充滿智慧,耐人尋味,是打開兒童國際視野的渠道。

小說主人公名字來源于作者鄰居的7歲小女兒。??她善良誠實、樂于助人、富有同情心,她身上的這些美好品質,是通過怪誕的種種奇遇表現出來的。同時,她也擁有7歲女孩普遍的缺點:她愛哭、好逞強,這些特質隨著情節推進也一一顯露。這部童話中的愛麗絲,是引人注目、頗具個性的童話人物形象:這個披著垂肩金發的七歲小姑娘,天真活潑,滿懷好奇和求知欲、誠實、富有同情心。她幫助兔子尋找丟失的扇子和手套,她把將被王后砍頭的三個園丁藏起來,她還在荒誕的法庭上大聲抗議國王和王后對好人的誣陷。在她身上充滿了民主、正義和人道的精神。

與此同時,作家也刻劃了作為一個七歲小姑娘的全部特點,譬知她愛哭,又好強逞能,喜歡向人炫耀自己學過的知識,卻又不時出現紕漏:她不愿意靜坐在課堂上,常常盼望著時間從早八點一下跳到午餐時分。這些都是活潑、真實的兒童心理反映,使愛麗絲這個形象因此更加親切可愛。

愛麗絲的特別之處在于她有明確的自我意識,每一次行動,每一次冒險都發自內心。愛麗絲夢游的冒險其實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多種動物、怪誕元素組成的夢幻世界,代表孩子們的童年;另一部分是愛麗絲最后那句“誰理你呢”從夢境中蘇醒過來,代表成年人的世界。

當孩子們知道什么是夢什么是真實時,他們也就長大了。

今天想要分享這本書給小朋友,想了幾個活動的方案。奇幻的故事如何能夠讓孩子們真實的感覺到呢?這些怪誕的故事從我口出述說的時候會打折扣么?所以我決定除了分享我的PPT,樊登小讀者故事版視頻。我帶著孩子們一起走進3D電影,讓他們身臨其境的感受一下這個不一樣的世界。電影時長長,我分兩期給孩子們分享。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