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喜寶》有感
“幸福就是去愛,去感動,去祈求,去充滿激情地生活?!边@是我在4月3日的手機晚報上看到的。
姜喜寶是劍橋大學(xué)學(xué)法律的高材生,但她沒有錢付學(xué)費和生活費。她的媽媽曾經(jīng)是一個空姐,嫁給了一個流氓。在喜寶幾歲大的時候離了婚。為了生存,喜寶在十三歲的時候就知道怎樣討男人歡心以讓他們?yōu)樗恫唾M。她媽媽曾跟她說,如果有一天有人把錢扔在你的臉上,飛得滿地都是的時候,你要一張一張地撿起來,因為在生活難以為繼的時候是沒有自尊可言的。喜寶常說她要很多很多的愛,如果沒有愛就要很多很多的錢,如果這兩樣都沒有,那至少有健康吧。
一個偶然的機會,姜喜寶認識了勖存姿,一個像國王一樣富有,精力充沛的上了六十的男人。他的財產(chǎn)難以計量,但喜寶并不關(guān)心,她只想用六年的青春與勖存姿做一筆交易:她做他的情人,他支付她六年的生活費與學(xué)費。
他們的情人關(guān)系有名無實。勖存姿不僅給了喜寶很多很多錢,也給了她很多很多的愛,雖然他愛的方式不對。喜寶原以為她會專心地完成學(xué)業(yè),但是在她處于萌芽狀態(tài)的正常的愛被勖存姿扼殺了以后,在她擁有用不完的鈔票,價值連城的珠寶,甚至蘇格蘭的一座城堡的時候,她放棄了學(xué)業(yè),這項唯一的追求。她活著了每天就是為了享受奢靡的生活。
勖存姿在積累財富和奪取女人的過程中所做的所以傷天害理的事,都報應(yīng)在了他的子女的身上。他的大女兒得了乳癌,又遭遇丈夫的背叛,在手術(shù)后服毒自殺;他的兒子生性懦弱,因為得不到喜寶的愛而失去意志,住進精神病院;他的小女兒離家出走,到北京教書,一直下落不明;他的得意助手同時也是小女婿的宋家明,出家當了一名教父。在一連串的打擊之后,勖存姿安靜地離開了人世。
可是二十六歲的喜寶卻再也沒有了愛的能力,勖存姿留給她的遺產(chǎn),可以使她成為香港數(shù)一數(shù)二的女富豪,但是金錢買不回她所期待的很多很多的愛,余生,她可能只能在對勖存姿還活著的幻覺中度過……
姜喜寶的選擇也許有違道德,但并沒有錯,她只是用一種極端的方式追逐金錢,當然她也為此付出了代價。這是喜寶的選擇,她會后悔嗎?也許吧。有朝一日,她生活貧苦,丈夫整日為柴米油鹽與她爭吵,幼子嗷嗷待哺,把青春與能力出賣給一個平庸的老板以換回可憐的工資,也許她會更后悔。這原本就沒有對與錯,只因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罷了。
如果在這一筆交易中沒有產(chǎn)生那些自私又畸形的愛,也許悲劇不會這么強烈。二十一歲前,喜寶沒有得到過真愛,二十一歲后她得到的愛的基點又太高,高得再沒有任何人給得起。在她本該奮斗的年齡里輕易地得到了想要的一切,使她沒有了奮斗的動力,而那段屬于她的愛還沒來得及細細品味又早早離她而去,于是,她只有守著沒有愛的軀殼,每天以花錢為目的,寂寞地過一生。當然,她可以找個人嫁了,可是別人愛的是她的錢還是她的心?勖存姿對她的付出是毫不猶豫,不計犧牲的,因為他給得起,別的男人又有幾個能做得到?
那么如果擁有一份正常的愛呢?
仍記得勖存姿的大女婿在勖存姿的女兒自殺后對喜寶說的那番話:“十多年的婚姻生活,每一件事都是習(xí)慣,做愛像刷牙……我已是個中年人,我只能活一次……她是個比較年輕的女孩子,非常好動,十分有生氣,我不愛她,但與她在一起,一切都變得較有意義……我永遠都不會和聰憩離婚,也找不到比聰憩更好的妻子,但聰憩不明白,她一定要我的全部,我的肉體我的靈魂我的心,她就是不肯糊涂一點……”
女人要的是完整的愛,就算不為金錢,只追求愛又怎樣?愛同樣會讓一個人對生活絕望,為愛而失去愛將比無愛至少有錢更寂寞,更痛苦。
所以,喜寶的悲劇歸根結(jié)底在于她所要的愛和金錢都不是通過正常的渠道得來的,她并沒有付出艱辛的努力,這個過程本身也是為傳統(tǒng)道德所不容,為她個人尊嚴所不容的,但是她甘心臣服在金錢的腳下,做了金錢的奴隸,她外表堅強,內(nèi)心冷漠,骨子里卻是個寄生于男人的寄生蟲。她雖然有很多很多的愛和很多很多的錢,卻失去了獨立于世上的最重要的依托,那就是一份自己愿意為之付出激情和努力的事業(yè)。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去愛,去感動,去祈求,去充滿激情地生活。幸福是一個過程,誰說痛苦的過程不是一種幸福?無聊才是人間的地獄。
寫于2011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