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9歲第一次戀愛。喝醉后與當時的男友睡在了一張床上,由此確定了戀愛關系。醒來后k感覺無比的尷尬和后悔,兩年半后以男方劈腿結束。
分手后的k特別喜歡喝酒,幾乎有過后續發展的男性都是在酒桌上勾搭上的。趁著酒勁兒,兩人互相看對眼后開始曖昧、擁抱、激吻…可是每次酒醒后k都會后悔自己前一晚的行為,進入無限懊惱的循環。尷尬之后,就冷淡外加不搭理,最后炮友都知難而退了。
現代的社會節奏之快看看帝都和魔都就知道了,何況是戀愛,有的結婚也不過認識一個月而已。花一分鐘自我介紹+半個小時吃頓飯+急不可耐的想要上床,這樣的約會如果你想要,每晚都有一票人等你。結果是,開心的就繼續再約去,不開心的直接提褲子走人。
戀愛經驗豐富的人都說,這不是很正常嘛,現在每個人都這樣的啦,誰還會追你耐心追三個月啦,你太不open了!好吧,我承認我比較保守,不能接受這類型的戀愛觀。
但是這樣的事情太普遍了,我所認為畸形的戀愛觀確實不值得大驚小怪的。不同的人不同的選擇而已,有些人就喜歡走馬觀花的過一遍,既不浪費時間又省錢,一頓飯的功夫就可以激情四射云雨一番,但凡男子誰不愿意。至于找不找得到真愛,那就要看運氣了。
這里不是要討論先性后愛、先愛后性誰對誰錯的問題。
先性后愛得來的愛更接近純粹的愛。試想,如果物質欲望,肉體欲望,我都能得到滿足。那么這個時候來的愛,排除了這么多干擾項,是不是更純粹了一點呢?
我朋友又來和我說,我就說是你的問題吧。我就說這種現象很正常吧,誰動心誰才是傻逼呢。誰不是玩玩而已啊。
有一個著名的愛情三角理論(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是美國耶魯大學社會心理學家羅伯特·斯坦伯格(Robert J·Sternberg)提出的。他認為愛情由三個基本成為分組成:激情、親密和承諾。激情是愛情中的情欲成分,是情緒上的著迷;親密是指在愛情關系中能夠引起的溫暖體驗;承諾指維持關系的決定期許或擔保。
只有當這三者均衡時,愛情才是最好的。
但是實際生活中,這樣的愛情極少。
現實是大部分的男人,可以做到愛和性的分開。據一調査顯示,90%以上的婚外情都開始于男人,80%以上的戀情都結束于女人。男人很容易發生婚外情,即使他們很愛自己的妻子。男人追求性的多樣性的天性,會讓他們情不自禁地與不同的女人發生性關系,至于自己是不是愛那些女人,他們可能根本就沒有想過。
為什么會這樣呢?研究表明,男人的大腦是單向性的,性中心和愛情中心沒有連接的通道,一次只有一個中心工作。在性中心工作的時候,愛情中心不工作;在愛憒中心工作的時候,性中心不工作。
女人為什么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呢?因為女人的大腦是多向性的,在愛情中心和性中心之間存在著網狀連接,且只有在愛情中心開啟之后,性中心才會啟動。所以,女人沒有辦法將性從愛中分離出來。
不知道研究結果是不是給了男人劈腿一個可以辯解的理由了,“沒辦法啊,我控制不了!”不過,女人一般不會相信的。不信你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