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偶然間,看到今年高考的一個新聞。
某地一考生,在高考數(shù)學場次開考10分鐘后,離開考場被拒,繼而,精神崩潰、倒地不起。
在國內,大多數(shù)孩子,從一出生,就在為多年以后的一場大考準備著。
這不僅僅是孩子一個人的事,還是全家人、整個家族,甚至是全村人的事。
十年磨一劍。
亮劍之時,孩子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
2
對于高考,我們的感情很復雜。
很多人譴責高考,說這樣的選拔機制,害得祖國的花朵沒有了快樂的童年、失去了健康的青春期,孩子們成了學習和考試的機器。
其實,公開考試選拔人才,算是目前最不壞的一種模式了。
至少,分數(shù)面前,人人平等。
哪怕是偏遠山區(qū)的孩子,也能夠通過高考,走出大山,改變命運。
3
然而,高考,真的是一考定終身嗎?
曾經(jīng),我也這樣認為。
高考前的那天晚上,我翻來覆去睡不著,走出宿舍,沖了好幾次涼水澡。
多年過去,回頭來看,高考的確是極為重要的一次人生岔路,但遠沒有達到一考定終身的程度。
4
通過高考,我們被再一次分揀到不同的道路上。有的大學更有名,有的專業(yè)更熱門,有的學校和專業(yè)都不好,有的干脆沒有進入大學。
但不管是走上了哪條道路,能否走好,仍然取決于自己的一次次選擇。
在好的大學,也有人選擇不學無術、荒廢學業(yè),甚至走向社會的對立面。
在不好的大學,也可以選擇認真學習、勤加實踐,掌握一技之長,甚至繼續(xù)深造。
5
畢業(yè)以后,我們還會面臨一次次的選擇。每一次選擇同樣很重要。
我們可以選擇繼續(xù)考試,考公務員、考教師崗位;也可以選擇進入企業(yè),發(fā)揮專業(yè)特長;也可以選擇融入大眾創(chuàng)業(yè)的浪潮。
工作時,我們可以選擇干得差不多就行了,享受當下的美好和小確幸;也可以選擇鉆研業(yè)務、踏實認真,在工作中實現(xiàn)價值、贏得尊重。
6
或許,高考只是人生跑道上的一次百米測試。我們拼盡全力沖刺之后,才發(fā)現(xiàn),人生其實是由一場又一場馬拉松(每場42.195公里)組成。
不在于我們起跑的時候有多快,更重要的是呵護向前奔跑的內在驅動力。
人類的預期壽命逐漸延長,我們面臨的重要節(jié)點也會更多。
百年以后,當我們回首往事,高考只不過是美好回憶的一小部分而已。
7
有個老奶奶,60歲開始認字,5年后開始寫作,她今年82歲,已經(jīng)出版4部作品,好評如潮。她叫姜淑梅。
想要做出改變,什么時候都不晚。
下次面臨選擇時,讓我們選那條更不好走的路吧。
很有可能,我們會創(chuàng)造更多的可能、收獲更多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