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答清單是我最近一個多月學習GTD方法后一直在使用的軟件,功能很強大,但總感覺有些不趁手,來來回回的也根據自己的理解換了好幾次清單配置,但都不如意,直到我那天心血來潮注冊了Doit.im,一切不一樣了!
上面這張圖是我使用Doit.im后,對比著設置滴答清單,琢磨了三個多小時的成果。
根據我這張小學僧水平的圖來看,滴答清單和Doit.im都是從任務出發,由一個個不同的任務構成了整個復雜的系統。在任務方面,他們同樣都可以按照日期、日程來安排任務,也都支持子任務和標簽分類等操作。但他們最大的區分則是,Doit.im默認就是個目標管理工具,他的“新增任務”里包含了新增目標、項目的操作,側邊欄也是默認就有目標、項目分類的:
滴答清單則不然,滴答默認的內容似乎只有紅框里的部分:
也就是說滴答清單如果去掉中間我自定義的清單部分,初始界面只是個Todo-List,和奇妙清單類似。不過按照GTD的方法邏輯配置后,他也會變成一個目標管理工具:
我在滴答的“清單”部分添加了“今日待辦”、“將來/也許”和“等待”清單,這其實是模仿Doit.im的“聚焦”部分。
下一步行動
按照我的理解,如果“下一步行動”中的任務是今天計劃要做的事,那么應該放在“今日待辦”中,然后該項目的下一個步驟被賦予“下一步行動”的屬性。Doit.im中可以如此操作,但滴答清單中如果設置一個專用的“下一步行動”清單的話,按照以上GTD邏輯,就要把每個項目對應的“下一步行動”任務都移動到“下一步行動”清單里,顯然這是不合適的,難道做完后再移回相應的項目清單里嗎?操作起來麻煩,而且萬一忘了,會打亂所有的項目配置,所以我利用標簽功能設置了智能清單“下一步行動”。
在滴答清單里,每個被確定為“下一步行動”的任務標題里都加個“#next”標簽,然后智能清單就能根據此標簽篩選出一個所有項目的任務列表。
每個“下一步行動”任務都可以添加日期,所以此智能清單里的任務是可以顯示在滴答的“今日”里的。至于我自己添加的“今日待辦”,則是為了區分單個任務和項目所屬任務,也就是說,“今日待辦”里添加的是沒有項目的任務。比如今天到公司了,領導給你安排了個事,那么可以寫到“今日待辦”里,并設置日期是“今天”。而你之前已經計劃好了某個項目的開發任務,在清單里也已經分配了某項任務要今天完成,那么當切換到“今天”列表下時,各個清單里設置了“今天”屬性的任務都會顯示出來。
同理,滴答清單可以借用標簽功能,使用智能清單模擬出Doit.im的“目標”功能,比如我上面的“學英語”和“2018讀書計劃”。
今日待辦
回到滴答的“今日”列表里,上面說了,他可以列出所有今天計劃的任務,包括單個任務和不同清單里的項目任務。在Doit.im里,“今日待辦”本身是個清單,但同時又有著歸類整理“今天”計劃任務的功能。而滴答清單里的“今日”本身不是個清單,他只起到歸類整理“今日”計劃任務的功能,雖然在“今日”里也可以直接創建任務,但創建的任務都是放在“收集箱”里的,Doit.im則不會。所以要模仿Doit.im里“今日待辦”的功能,只能在滴答里單獨設置個“今日待辦”的清單,清單內的任務是沒有項目從屬的單個任務,設置了“今天”的屬性。
然后,同文件夾下的“將來/也許”、“等待”就好理解了,和Doit.im里的功能都一樣,這個“任務清單”就是Doit.im里的“聚焦”列表。顯而易見,清單里的“項目列表”就等于Doit.im里的“所有項目”。每個項目的所屬任務標題里我都會加上相應的目標標簽,這樣利用智能清單就能篩選出相應的項目,所以“所有目標”的功能也就實現了。
經過以上設置后,滴答清單里各個零散的任務和清單被有機的聯系成一個整體,我突然有了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最近學習GTD方法和使用滴答清單中的疑惑似乎一下子也都搞清楚了。
所以,在我看來,對于GTD新手來說,滴答清單更像是一個功能強大的Todo-List,不熟悉GTD方法容易被軟件強大的自定義功能搞糊涂。而Doit.im則是個目標管理工具,引導使用者按照GTD方法來進行目標規劃。也許有人覺得Doit.im設計過度,但我覺得那是因為你只想要個Todo-List,或者是你的計劃太單薄、太不成體系了,任何有系統的目標規劃都不可能只是個Todo-List,因為我們的生活不只是個“執行清單”。
吐槽
雖然我非常感謝Doit.im讓我融會貫通了GTD方法的學習,但忍不住還是要吐槽一下:
????1. 滴答子任務完成后,上級任務會自動完成,Doit.im不會。而且滴答完成子任務,上級任務會有進度條標示,Doit.im顯然沒有。當然,這兩個喜好是見仁見智的。
? ? 2. Web端滴答是三列模式,可以直接修改任務名稱,操作簡便。Doit.im是兩列模式,必須打開任務明細,再點“編輯”按鈕,操作繁瑣。
????3. “下一步行動”放入“今日”時,滴答只需要在任務上設置時間即可。Doit.im需要編輯任務,切換所屬清單,再保存,麻煩死了!不過Doit的項目可以放入“下一步行動”,可以比較明確的管理一個大目標,滴答只能放任務,因為滴答的清單是不能加標簽的。
? ? 4. 滴答免費版基本夠用,安卓端也可以用日歷模式(已經不可以了),多端同步次數不限。Doit.im其它限制不清楚,免費版每天只能同步一次,很糟心!
? ? 5. 滴答安卓版有番茄鐘,功能湊合著夠用,可以拋棄番茄APP。Doit.im可以另外搭配番茄APP,番茄ToDo值得推薦,非常強大,而且超便宜!
? ? 6. 個人感覺,滴答是個做加法的工具,搞的是大而全。Doit.im是個做減法的工具,只用心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兒。
最后也吐糟一下滴答清單:Doit.im的目標、項目都可以添加備注,不忘初心。燃鵝,滴答的智能清單和普通清單并不能。所以,我用滴答制定了目標、項目計劃,我還要在找個地方記錄下設定這個目標時的最初想法?
一點GTD心得
最后,這篇文章完成的時候,附上一點我對GTD的理解,這也正是某些會被人們誤解為“設計過度”的地方(他們也許只習慣使用Todo-List):
“將來/也許”:目前腦子里只有個模糊的想法,具體怎么做還不知道,或者說以后是否實現也還不一定,在GTD里這叫“愿景”。這樣的想法就可以先記在這里,等哪天有了比較詳細的計劃了,再把它轉化成相應的目標、項目或任務。
“等待”:目前不會做的,但已經確定了明確期限的任務,比如“下個月一號晚上要去看電影”,那么將任務添加到此清單里,然后設置好提醒日期即可。
“下一步行動”:項目里下一項可以直接去做的事,在一個項目里永遠只有一個。要找到“下一步行動”就要做好項目的分解,描述“下一步行動”的方法是:1.動詞開頭,2.內容清晰,3.描述結果,4.設定開始時間、周期、結束時間。比如:早晨9點帶著做好的系統分析規劃書在會議室開會,討論系統設計方案,并說服與會者認同我的方案。
我們的整個人生都是被“下一步行動”驅動的!
以上就是我最近學習和使用GTD方法的一點心得,我沒有讀過《GTD》這本書,我的個人管理入門書籍是《小強升職記》和《只管去做》,對于還沒有入門的新手,推薦閱讀這兩本書,以講故事的方式輕輕松地帶你掌握目標管理方法,五星力薦!
PS. 我的滴答PRO今天到期,所以……
2018.4.25更新:
doit論壇上提了一個問題,過了一個星期沒人答復,再看論壇,還有人付費升級pro,錢交了,賬號沒升級!
doit的客服水平實在是太讓人失望了,讓我不熄滅了付費的欲望!
之前問過滴答的客服,pro的清單只支持299個,包括“已關閉清單”,當時認為不能滿足我的GTD設置方法,因為我是把清單當做每個目標里的小項目來使用的。經過doit的客服折磨,我決定把滴答的清單改為目標名稱,清單里的任務代表目標的“小項目”,再把子任務用作具體的項目分解。至于目標歸類的智能清單,可以刪除了,只保留一個“下一步行動”。
這樣想想清單也就夠用了,即使萬一有一天還是不夠用了,刪掉一批已經養成的“習慣目標”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