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如何做一個自我要求的讀者

三種做筆記的方法

在檢視閱讀中,要回答的問題是:第一,這是什么樣的一本書?第二,整本書在談的是什么?第三,作者是借著怎樣的整體架構來發展他的觀點或陳述他對這個主題的理解?你應該做一下筆記,把這些的問題的答案寫下來。尤其如果你知道終有一天,或許是幾天或幾個月之后,你會重新拿起這本書做分析閱讀時,就更該將問題與答案先寫下來。
要做這些筆記最好的地方是目錄頁,或是書名頁。
結構筆記:這些筆記主要的重點是全書的構架,而不是內容,至少不是細節。
結構筆記與概念筆記是截然不同的。
對一個已經熟練同時讀好幾本書相同主題書籍的專業閱讀者來說,還有一個更高層次的筆記的方法。那就是針對一場討論情境的筆記。這場討論是由許多作者所共同參與的,而且他們可能根本沒有覺察自己的參與。
辯證筆記:這是從好多書中摘要出來的,而不只是一本書,因而通常需要用單獨的一張紙來記載。

培養閱讀的習慣

要養成習慣,出了不斷地運作練習之外,別無他法。

由許多規則中養成一個習慣

規則的多樣化,意味著要養成一個習慣的復雜度,而非表示要形成許多個不同的習慣。在到達一個程度時,每個分開的動作自然會壓縮,連結起來,變成一個成做這件事的完整的動作。當所有相關動作都能相當自然的做出來,你就已經養習慣了。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