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格雷戈·麥吉沃恩的《精要主義》。
但凡看過《很多人都會死,但不是每個人都曾活過》這個短視頻的人,對生命都會有一定的思考:垂暮的老人,走到人生的彌留之際,才真正明白自己最大的遺憾卻是沒有真正為自己活一把。
詩人瑪麗·奧利弗曾寫道:“告訴我,你要干什么,在這野蠻卻寶貴的人生里?
假設你的生命只能做一件事情,那你將要做的是什么?為自己活還是活在別人的期待里?
其實,在這樣一道選擇題里,我們很容易地做出了選擇——人生苦短,肯定得為自己而活啊。但其實很多人的日常卻是,在忙忙碌碌中忘記了自我。
現實和理想總是落差太大,對嗎?不盡然,《精要主義》就是要告訴我們如何從無頭蒼蠅的繁忙中擺脫出來,用精要主義者思維——在有限的時間、短暫的生命做對的事、有意義的事。
本書主要從三個方面:** 探索、排除、執行**進行探討。
1、 探索
01 留出時間,專注思考
美國成長最快的民營企業Conversations,每個月都會固定抽出一天時間,召集全部員工,拋下手頭任何工作。他們關閉手機、網絡,把時間都用來專注思考和討論并找出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事。
**
02 找出最重要的事,全力聚焦**
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開辟了全新的科學思維。用牛頓本人的話而言,這一切離不開一段歷時兩年持續專注的思考。
本書的作者 ,深受牛頓啟發。在創作時,從早上5點直到下午1點,連續8個小時用來專注創作,心無旁騖。結果,他驚奇地發現能比預期早完成,甚至他還能多出時間,自由地安排其事情。
2、排除
01 主動選擇,勇于說“No”
** 馬德琳·恩格爾:人之所以為人,就在于有選擇的能力。 **
不自行做選擇和安排的人,就會被別人選擇和安排。
一個簡單的事例。
老板問:你周末有什么打算和安排嗎?
你: 沒有。
老板:那反正你也沒事,你到單位加下班吧!
可能你會極不情愿地應允,即便老板也愿意支付兩倍的加班費。又或者你也可以足夠個性地拒絕了他。
但如果是閨密至親的請求,你很有可能就會陷入進退維谷的苦惱之中。
無論是誰提出的要求,本質其實是一樣的——你喪失了主動選擇權。你沒有自行選擇。那么,不管你樂不樂意,你就不得不面對著他人為你做選擇和安排。
**
02、及時止損,享受當下**
促銷打折時買了一雙看起來不錯的鞋,因為是促銷,商家明令——不退不換。
你如獲至寶,盼了很久的鞋子好不容易等到了。
可是回到家后,你卻發現每走一段路,你的腳就會被磨出血。
你怎么選擇?
A:好不容易等到促銷,才買到自己心儀已久的鞋子怎么能放棄呢?說不定多穿幾次出去就好了。
B:雖然不舍得,但還是不要了。不然腳受傷麻煩就大了,說不定還會耽誤工作。不能因小失大啊!
不難看出,選B的人更懂得及時止損,懂得不要讓未來被當下所影響和牽絆,他們更注重當下的感受。
就像衣柜里的衣服,當你總在糾結,該不該扔掉時,你想的是有朝一日它能派得上用場。但后果就是你的衣柜里不是永遠少一件,而是永遠多一件未來看似用得著的衣服。
勇敢地扔出去吧,或者實在舍不得扔掉時,你也可以物盡其用送給有需要的人啊。一個小秘密,整理可是會讓心情變好的哦!
還有,有些做了一半的事情,你可能會覺得難以進展但心里一直犯嘀咕:認為放棄了等于辜負之前所做的努力。
這樣的后果就是你對未來充滿恐懼,對當下更恐懼。請問,現在恐懼,未來恐懼,一直活在恐懼中的你,快樂怎能擁抱你?
你要么全力以赴,踏踏實實地做下去;要么趕緊扔掉,快快樂樂地去享受。
其實,真的就這么簡單而已。
人的雙手,一個緊握過去,一個籌劃將來。及時止損,才能騰出一只手,擁抱當下。
3、執行
**01 做充足準備,預留緩沖 **
林肯說:給我6個小時砍倒一棵樹,我會先花4個小時來磨斧子。
為什么窮人看不起病?收入來源少是其一,但也是因為窮人不懂得設立應急機制,為突發事件預留緩沖。
“水庫式經營”思維告訴我們——降雨量大時,應該把水蓄起來;降雨量小時,應該開閘把水放出去,緩解干旱。
同樣,在計劃一件事時,給它預留一點時間,再接著安排另一事,可以減少不必要的被動。
**
02、小處著手,步步為贏**
胖子不是一口吃成的,那么減肥也不可能奢求一天速成。
然而卻可以把減肥分解成階段性任務,把它列為半年、三個月、一個月、一周的詳細目標,甚至可以把一天少吃半碗飯當成目標來完成。
小處著手在于目標容易達成,在目標達成的過程中激發出來的成就感和滿足感為更大進步開疆擴土,披荊斬棘。
與其給一個目標構建宏偉藍圖,不如看看眼下能為那個藍圖怎么添塊磚,加片瓦。
最后總結一下,精要主義者是如何告別瞎忙,追尋內心的。
第一,于繁瑣中探索,找出最重要之事。
第二,排除干擾,專注有意義的事。
第三,從小做起,落實執行。在小收獲中向大進步前進。
試一下,你是不是會發現一切其實沒有那么難呢?
參考書目:《精要主義》
作者:【英】格雷戈·麥吉沃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