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較多)
在職多年的公司倒閉的那一天,——2016年3月31日。讓我想起電影《2012》和《火海凌云》,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 災難!
這是一家經營童裝品牌的大型公司,在滬已有二十年歷史,最旺時年銷十多億,旗下多個品牌全國有三百多家專柜。我們先來看看專柜的樣子:
曾經壯懷激烈,曾經開山辟地,曾經風光無限,一顆參天大樹,臺風還沒登陸,說倒就倒了。
黑暗的愚人節前一天。
公司大樓的地產購于1995年,當時花了七千萬(工業用地),如今市值1.5億。由于地產已經抵押給銀行,公司的法人代表(臺灣人)跑路,沒有主動申請破產,銀行仍是第一債權人。員工只能申請政府的失業保險金。
跑路驚愕了供應商,這是他們拉的橫幅:
被逃債,那些小工廠,想殺人和想死的心,反復交替,標語即使偏激,也不容你不產生同情。
我們一群失意的員工,像被拋棄的浮萍,像大風服裝廠的工人,即將走上維權之路。幾個三五好友,圍座爐前,把酒言愁,議論這蹊蹺的歲月。
有些員工在這里工作了二十年,做了十年以上的比比皆是,如果沒有心理輔導,閔行區處處有灰暗的心靈,回歸家庭的婦女和奶爸,煲出的湯仍然滿是苦味。
法院開始忙起來,律師拎著公文包上路了,被欠薪被失業的員工,和被欠巨款的供應商,以《人民的名義》,開始組團問責監管部門。
在2015年,不只老板深深感受到了危機,實際上全世界都感覺到了,欠供應鏈的貨款,從6個月到8個月,從8個月到12個月,在羊年春節之前,追債的供應商已經天天堵在了公司門口。
貨款是沒有的,有的只是沮喪。老板總在找門路貸款,從上海貸到天津,從銀行借到私募,拉回一些補點窟隆,倉庫里上億的庫存還躺在那睡大覺。
方法再好,無善無惡心之體,唯善去惡是格物。欠錢的莊家不是《雞毛滿天飛》里的陳江河夫婦,能夠堅守誠信與信仰,在資本面前,他們成了懦夫。
資本的短缺,是造不出成長的,這是衰退的行業,沒有人愿意買單,除了他和她的命運。
17年春節前最后一天,大部分員工有幸收到了政府的部分賠償補貼。而供應商們,未見分文,仍在掙扎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