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一聊校區費用控制的問題。校區發展的各個階段,運營費用控制都是必不可少的。 那現狀是什么樣子呢?
1. 沒有通過提高效率來提高費用控制的意識 很多中小機構的校長,他們根本就不思考成本的問題,也就是根本沒有成本意識,有的校長有控制成本的意識,但是沒有通過提高效率來控制費用控制的意識。 通常家長說,控制成本,就要開源節流。但往往大多重視開源,忽視節流。其實,做好節流是說明有效率在里面。 比如說,你的人工成本費用控制得好,就說明你每個人的使用效率高。高效能的問題才是領導者要高度重視的。同理,費用控制得好,也說明你的場地使用效率高。你可以用你校區每月的收入除以校區使用面積,看看每個單位面積給你提供多少收入,越多說明場地使用效率越高。
2. 校區成本費用控制的責任不夠清晰 還有一種情況是校區成本控制的責任不夠清晰,沒有成本控制的責任人。有的培訓機構,連一個專業一點的財務人員都沒有,通常是我們的校長自己去控制成本,讓員工感覺你總是在算計他們。沒有費用控制責任人的時候,落實很不到位。另外,管理者個人本身就是企業的一個成本。就是說你的管理成本很高。 這個也是應該在考慮范圍之列的。 人性是什么樣的呢?規律是我們都希望這個人均產能更高,也就是適合的人放在適合的崗位上,讓每個人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和潛能,從而提高人均產能。 關于場地使用效率,也就是我們要先考慮校區招生順利,然后考慮校區的利潤,最后考慮基層的執行力,中層的管理效率,高層的影響力。 管理的時間成本也是影響我們校區成本的因素。 另外,在考慮校區支出成本的時候,投入產出比要放在第一位,比如考慮人工成本看人均收入,場租成本考慮利用率,招生成本考慮單個學生的招生費用。
以招生成本中,市場宣傳的成本為例,怎樣做呢? 我們需要有明確的各項費用控制的目標,比如人工成本不超過百分之五十,然后提高人均產能,也就是提高人力資源的管理,把合適的人招進來,把人用好,提升員工人均產能。 再如,場地使用率達到百分之九十,通過控制場租使用效率,提高單位面積的使用效率。所以管理者要考慮產品線合理利用場地的深遠問題,可以平時全日制托兒所,周末同步輔導;類似全日制學校辦周末輔導班,場地不空置。 最后,還需要提高管理者的領導水平,也就是提升管理者的領導力和影響力從而降低管理成本。怎么辦呢?實際上是通過培訓,通過學習,培養管理能力。
內容來源:費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