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期我們班來了個新的小朋友,名字叫輝輝。開學初期,每次入園都要靠在媽媽的身邊,不停地哭。我跟他打招呼,他也不理我。他媽媽說:“孩子脾氣有些很倔強,心情一不好就要哭很長時間”。幼兒園的學習和生活一點也不感興趣,希望老師多費心幫幫孩子,在幼兒園和正常孩子一樣快樂的學習和生活。對家長的要求也很理解,我決心全面觀察了解并幫助這個孩子。
輝輝上幼兒園后,我發現言言的性格是有些怪,每天早上來園時,在晨檢時就開始哭鬧,媽媽抱著他來到教室門口,老師從媽媽手中接過他,他就是不放手。而且一定要去樓下找他的姐姐玩,還邊走邊哭,發泄他的情緒。每天老師要哄他很長一段時間,她的情緒才漸漸停下來。課堂上從不發言,經常自我為中心,不與小朋友交流,不時地哭哭停停,停停哭哭,情緒不穩定。看著他一個人情緒不穩定,我特別的著急,開始尋找導致孩子產生這些問題的根源。
通過調查了解發現,在家中,他的幾乎所有的要求都得到了滿足,正是由于家長過分的疼愛和包辦代替,過分的照顧和保護,養成了孩子的依賴心理,在幼兒園與周圍環境的接觸過程中,本身變得很脆弱,適應能力差,當家庭以及周圍的環境發生劇烈的變化時,其生活習慣被打破,導致心理出現問題,
在入園和離園時常常與輝輝的爸爸媽媽溝通,輝輝在幼兒園的表現與進步隨時告訴家長,也讓家長意思到教育輝輝的不足地方。給孩子更多的愛,不是溺愛。 經過一個階段的接觸,我發現輝輝的倔強其實是情緒轉換得比較慢,在給予一些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來幫助他的話,就能較快地停下哭鬧了。當然前提必須是他沒有受到委屈。看到輝輝的變化,我對幫助言言改掉哭鬧的情緒有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