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是一種時間現象,所有的成就都來源于時間積累,下日日不斷之功,滴水穿石,是華與華最重要的經營和成長理念,但是,對積累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理論認識,原理認識,修養方法,還不夠普及,還不夠深入人心,還不能每個人都知行合一,所以,我有必要再做一個說明,還是“為往圣繼絕學”,主要是德魯克和孔孟的思想。
1、人們總是高估了一年所能達到的目標,而大大低估了五十年所能達到的目標。
這是德魯克的話。 企業在每年制定銷售目標的時候,都容易高估,以至于給團隊太大的壓力,并一切趨向于短期行為,竭澤而漁。會計報表更是把人們的目標和目光限制在短短一年,上市公司季報進而再把它縮短到一個季度,急功近利不僅是思想意識,而成了制度和評價體系。 但是,對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所能達到的目標,卻沒有概念。 改革開放到今年是四十年,四十年前,你能想象今天的成就嗎? 今天的一切,四十年前都在我們所有人想象之外,科幻小說都寫不出來! 所以,你一定要思考七十歲的自己,八十歲的自己,應該有什么樣的成就,以這個為原點,為目標來思考,來計劃,來行動——今天的行動! 還是德魯克的話:戰略不是研究我們未來做什么,而是研究我們今天做什么,才有未來。
2、外部思維,永遠要把外部環境設想到最糟糕來做計劃。
3、 未來思維,要設定一個你自己都不敢相信的超高的長期目標。
關于外部思維,人性的弱點,總是一廂情愿和僥幸心理,總是把外部環境想得太好,別人都拿刀要殺他了,他還認為是要宰羊煮給他吃,不能逃命,不能止損。股市上輸光的,都是這種人格。猴子掰苞米,東一頭,西一頭,抓了一大堆機會,搞了一大堆項目,最后弄得一地雞毛的,也是這種人格。 未來思維,是要大膽、大膽、再大膽,設定一個你自己都不敢相信的超高目標,不管做什么,目標至少是要做到世界第一,而且是世界有史以來第一,然后再計劃留多大差距給第二名,別讓人家太沒面子。能有這個心氣兒去做事,就能至少按三十年做時間計劃。
4、 不外慕。
5、 不將迎意必。
6、 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視,非禮勿動。
這世界第一,不是世界首富,而是凡事徹底,就在我的崗位,我的本分,比如我做前臺,我也做一個世界第一的前臺,讓從今往后,全世界的前臺都得以我為標準。 凡事只在自己的崗位上想,本分上想,不做他想。前臺只以前臺為標準,不以阿里巴巴后來做了老板的前臺為標準,這是我們的價值觀,這是儒家思想,一是“不外慕”,我不羨慕別人。二是“不將迎意必”,我盡自己的本分,做自己的事,不期待一定會有什么回報。 就像華與華就是咨詢公司,收咨詢費,誰跟我說占企業股份,我把耳朵捂起來。要咨詢你就交錢,要投資我自己掏錢,不要搞復雜,不要想占便宜,不要想擴大戰果,各盡本分。 華與華影響力大了,有了更多“機會”,但是我們只要咨詢客戶,其他“機會”都不要,因為多跟一個人說話,都耽誤我正事兒。別說我跟他說,我聽他說話,對我都是損失。這就是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視,非禮勿動。禮,就是我的志向。
7、 積累的原理在于復利,利滾利。
8、 要集義而生,不要義襲而取。
9、 悅近來遠,成功是它自己跑來的,不是你去追來的。
10、 我們只有一個責任,就是勤奮。至于成就,那是命運和運氣。
積累的原理,在于儲蓄的復利,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你一直在一張存折上存錢,你所有的錢都存在一個地方,利息雖然不高,但是有保障,有利滾利的復利,驢打滾,所以最后能得到幾何級數的回報。 我們只賺取這個“積累復利”,收固定利息,而本金也越積累越大,偶爾有創新,還有增加的收益。但是,我們的創新,絕不離開我們的領域。因為人不能在兩個領域同時實現世界第一。如果在另一個領域賺了錢,卻耽誤了世界第一的積累,那損失相當于輸掉了整個人生。
孟子說,要集義而生,不要義襲而取。集義就像積德一樣,是每一天,每一件事,一點一點攢起來的。義襲而取呢,就是大干一百天,干一把大的。我們經常搞到通宵加班,那就是義襲而取。為什么義襲而取呢,就是之前沒有集義而生啊!能力不夠,老是搞不定;計劃不夠,又把時間耽誤了,那就要最后背水一戰。 一切功夫都在平時,都在日用常行,你找扎實實的做,別人自然給你機會。人們也不是只看你給他干了什么,他更愿意觀察你在跟他沒關系的地方,你自己在干什么,他拿這個判斷你。比如你對父母不孝,與兄弟不睦,他就不會相信你跟他的友誼是真誠的。
11、 日日不斷之功。
12、 滴水穿石。
13、 勿忘勿助
14、 最快的進步是不退步
15、 最高的效率是不返工。
16、 溫故而知新,不溫故則無以知新。
17、 回顧過去比開創未來重要!
18、 改過是第一生產力!
積累的方法論呢,就是下日日不斷之功。曾國藩說,做任何學問,一定要有日日不斷之功,你不能說今天沒時間,把今天的功課留在明天做,今日事今日畢,一定今天完成。你也不可說今天時間寬裕,提前把明天的活兒干了。那不行!不管今天干多少,明天還得干,不能停!你也不能說這幾天出門,回來再干。出門你總得住店吧?把功課帶到旅館里做! 曾國藩就這樣把偷懶的路都給你堵死了。我按他說的做,主要是用在我的寫作上,基本上能做到日日不斷,四年寫了八本書,兩百萬字,這就是滴水穿石。 滴水穿石,你要養成一個意識,每天一定要滴!時間多我滴一百滴,時間少我滴一滴也行!我每天寫作,正常能寫1200-2000字,有時多到三千多字,但有的時候早班機特別早,我車上用手機寫三百字也行,但我一定不讓他中斷!就這么寫下去,華與華文庫就有一千萬字的叢書。
為什么要日日不斷,這是儀式!因為你能中斷一天,就能中斷一星期,就能中斷一個月,就能中斷一年,就會半途而廢!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所有的失敗,都是半途而廢。
滴水穿石,就是勿忘勿助,勿忘,是別忘了,必有事焉,一定堅持去做。勿助,就是不要拔苗助長。 我們的毛病,就是老忘,不能堅持積累。事情荒廢了,或者貪巧求速,就要拔苗助長,結果彎道翻車,車毀人亡。
下日日不斷之功,滴水穿石,勿忘勿助,就可以了吧?不,還要避免一個毛病,就是老退步!不管積累多少,如果老掉頭走回頭路,那積累多少都是廢的!所以說最高的效率是不返工,最快的進步是不退步。 如何做到不退步,就是一定要復盤總結,讓錯誤不再復發,讓經驗得到固化。
我們的情況往往完全相反,覺得開會總結過去是耽誤時間,要“向前看”,結果呢,好日子過了沒兩天,過去的教訓全忘了,又掉進過去的坑里。 孔子夸顏回,說他“不遷怒,不二過。”這是真正圣人品質,誰也趕不上!不遷怒,是在什么事兒上發怒,就止于什么事,不把怒氣撒到別的人,別的事上去。不二過,是犯過的錯絕不再犯第二次。如果一個人,犯過的錯絕不再犯第二次,那很快就沒什么錯誤可以給他犯了,那不全是正向積累了嗎? 所以,復盤總結,讓錯誤不再復發,讓經驗得到固化,就是積累的方法論。從這個意義上說,改過是第一生產力!是對于我們來說,有最大價值,最大意義的事,要學《論語》里的曾子,日三省吾身。要學孔子在衛國的好朋友蘧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每天在家研究自己還有什么錯誤沒有改正。
我們最后總結積累的四大原理:
1、堅持積累,就是人生復利,復利人生。
2、要有世界第一的目標和一生只做一件事的終身堅持。
3、下日日不斷之功,滴水穿石,勿忘勿助,集義而生。
4、改過是第一生產力,每日每事,都要復盤總結,讓錯誤不再復發,讓經驗得到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