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閱讀《霍亂時期的愛情》時,往往被愛情這一話題所吸引:書中那蕩氣回腸穿越半個多世紀的精神之愛,以及那些顛鸞倒鳳的下半身之愛。可是,我們常常忽略了這本書所揭示的另一個話題:衰老,也許是這本書關于愛情的主線太過精彩的緣故吧!
人類似乎可以回避愛情,只要足夠自私,對自己夠狠。但是卻沒辦法避免衰老,衰老就象四季輪回,像秋天的葉子要落一樣,總是自然而然的發生。無論富貴與貧窮,無論高貴與低賤,無論美貌與丑陋…… 所有生命都要公平的接受衰老的莊嚴洗禮,隨后迎接死亡。生命在時光里穿梭,時光給生命留下一道道劃痕:時光慢慢吸取我們身體的水分,給肌體留下皺紋,最后水分被吸干,生命變成緊縮的一團,直到消失;時光悄悄偷走我們的記憶和睡眠,讓智慧慢慢衰竭;時光偷襲我們的親朋,把他們一個個帶走,使我們越來越孤獨…… 盡管我們奮力掙扎與抵抗,但是衰老不會對誰手下留情,再多的玻尿酸也留不住盛世美顏,無可避免的遭遇美人遲幕。
如《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本書文中所述,衰老是生命慢慢變質腐敗的過程,最后連老戀人之間的吻都帶著酸味。在書中,拿撒勒的寡婦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她年輕時身材曼妙,她從不浪費自己的天賦,盡情享受愛欲,曾經和數不清的男人魚水交歡。然而,年老時,當阿里薩再次想和她共赴巫山云雨時,卻糟到拒絕,她無論如何也不愿讓阿里薩再見識她的身體,年老的軀體,她說他們身上盡是禿鷲味兒。禿鷲是食腐的動物,禿鷲的味兒自然是腐敗的、尸體的味道,暮年的身體因已被死神垂涎變得丑陋,連它的主人也開始厭嫌它。
《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本書是以死亡開篇的,故事從德圣阿莫爾的自殺講起。德圣阿莫爾是烏爾比諾醫生的多年老友,他的真實身份是一名逃犯,他吃過人肉,犯過重罪被判終生監禁,他不畏身體殘疾,背負著黑暗的過去茍活于世,但他卻懼怕衰老。他的自殺是在他還很年輕的時候就計劃好的,自殺的原因是他要以此逾越衰老,他按計劃在六十歲結束了生命。他用自殺與衰老做最后的殊死一博,他贏了,生命永遠定格在六十歲。從德圣阿莫爾在死之前對窗子和房間縫隙的密封處理可以看出他赴死的決心之堅決,同時也看出他對衰老的極度恐懼。德圣阿莫爾面對衰老的態度是消極而壯烈的,而烏爾比諾醫生與之相比則要更積極。
烏爾比諾醫生積極與衰老抗爭的動力來源于虛榮,他迷戀他的社會地位給他帶來的優越感和人們賦予他的各種榮譽。盡管烏爾比諾醫生已經八十一歲高齡,需要依靠拐杖掩飾步履蹣跚,但是他仍然固執地保持著年輕時的儀態和穿著,似乎這樣做可以挽留時光。他用小紙條上的快速記錄來彌補記憶的衰退,他反對給別人開具延緩衰老的藥方,卻自己偷服藥物和衰老對抗以緩解衰老帶來的身體不適。他保持著規律健康的生活習慣以延年益壽。他立志將醫生職業進行到死,盡管他很清楚,對于他這個年老的醫生,只在人們無力回天時才請他。他不斷和死神和衰老抗爭,但是他還是老了,他不可避免的和許多老年人一樣固執,當馬車從世界上消失時,他依堅持乘馬車出行,并且要求車夫穿早已被時代淘汰的,不倫不類的絲絨制服。他為追隨不上時代而不安,特別是醫學發展后外科手術的推廣……
與德圣阿莫爾和烏爾比諾相比,男主人公阿里薩對衰老的懼怕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帶著光榮的使命活著。他終其一生都愛著烏爾比諾醫生的妻子費爾明娜,這是他還活著的唯一目的。這份愛穿越了半個多世紀而不渝。在他年輕時,在費爾明娜拋棄他嫁給烏爾比諾之后,他便下定決心一定要比烏爾比諾醫生長壽,這是他重拾愛情的唯一辦法,只有當烏爾比諾死了,他才有機會重新追求費爾明娜,于是,他終其一生小心翼翼的保養,因為他一旦先于烏爾比諾死去,就意味著一生毫無意義。他相信做愛會保持年輕,甚至在他六十六歲高齡的時,他在樓梯后邊偷襲女仆,在他年過古稀時他和他監護的少女阿美利加保持著親密的特殊關系。因此,當他最終擁有了費爾明娜的愛,他想以這種方式證明自己還年輕受挫時,變得特別沮喪。
書中的女人面對衰老似乎要比男人理智、從容。費爾明娜第一次出場時,已是七十二歲高齡,她和新婚時的照片相比,此刻還能保持不變的就只剩下那一雙清澈的杏核眼和她那民族特有的高傲了,但她因年齡而減損的,又因性格而彌補回來,更因勤勞而贏得了更多。她覺得現在的樣子很好,原本什么樣就表現出什么樣。她在面對丈夫烏爾比諾的老態時,不會把他看作是難以伺候的老人,而是一次幸福的返老還童,她把他當作老小孩。盡管費爾明娜和烏爾比諾當初結合的原因不是因為愛,但是到了老年仍能琴瑟合鳴的原因是暮年之后的他們變成了兩個彼此需要的生命,他們彼此需要對方活著。
人類的愛情源于生息繁衍的需要,源于人類社會需要延續。不相愛的兩個人,攜手到暮年因為衰老變得異常的相愛。
一本好書就像一個萬花筒,只要你稍微換個角度看,它就會呈現不同的美麗圖案。在《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本書里,我看到的不僅僅是愛情,仿佛遇見了老年的自己。它揭示了衰老的秘密,也許當我老態龍鐘、步履蹣跚時,我能因為提前獲悉這個秘密而變得更勇敢、從容,更樂于接受那個不完美的自己。至少我現在能更理解老人,理解父母。我要感謝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我贊嘆他的智慧,他用《霍亂時期的愛情》給我打開了另外一扇窗,讓我在別人的故事里成長,經歷滄桑。讀一本好書,就像和智者進行一次對話,當你合上書,閉目沉思時,回味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