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31日下午觀于資環樓336
? ? ? 百鳥朝鳳,這部不為人知的佳作是著名藝術家吳天明導演的遺作,也是在方勵的一跪之下進入了大家的視線,這部佳作是一部藝術電影,描繪的是中國的傳統的民間藝術——嗩吶。這部電影不僅僅是為了緬懷吳天明導演才公映出來,更多的是完成了吳天明導演的遺愿,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推廣。電影沒有波瀾的劇情,也沒有華麗的場景,但是突出表現了一位中國民間藝術家,對嗩吶的“癡迷”,更多的是對民族文化的一種熱愛,當然焦點是集聚在老一輩的民間藝術家身上。
? ? ? ?嗩吶是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在上個世紀那個年代,擁有這樣一門手藝不僅能夠養家糊口,并且是可以實現家庭的富足的,我想也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游天鳴的父親才硬要他去追隨焦師傅學習嗩吶技藝,那個時候想到的就是一門手藝,將來能夠養家糊口,根本不是從民族文化的傳承角度出發來學習這門技藝。當然焦師傅對于弟子的要求也是很苛刻的,因為游天鳴為父親掉的一滴眼淚,焦師傅就認定了這個弟子,并且將該弟子重點培養,以到后來將班主之位和百鳥朝鳳傳給游天鳴,當然游天鳴也是不負師傅的期望,雖然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還是一心堅持將嗩吶繼續吹下去。電影的主題就是突出了老一輩民間藝術家對傳統藝術的熱愛,當然也反映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多元文化的發展,民族藝術所面臨的困境和壓力,這也是對從事傳統藝術的人們的一種考驗,主要原因是來自于經濟的壓力。
? ? ? 片中在后半段,著重描述了嗩吶生存狀況之難,已經不像焦師傅作為主業從事的那個年代了,作為他的徒弟那個時期,以嗩吶作為主業已經不能滿足家庭的開支,尤其對于年輕人的壓力是更大的,因為收入太微博,并且還有外來新的藝術形式的入侵,這著實是對傳承人的考驗,我想那個時期游天鳴的心里是矛盾的、是糾結的,一方面對師父是有許諾的,是要將嗩吶繼續辦下去,另一方面又要成家立業,這一對矛盾體始終是存在于他的內心的。其間也在細節上表現了新舊的不同,家里為了兒子結婚就要女兒去換婚,而隨著時代的進步,女兒已經在自由戀愛,這也是對舊時期一些陳舊觀念的一種反思,以及后面師兄弟們為了養家糊口不得已紛紛丟掉這種傳統技藝,出門打工掙錢養家都是對當代所反映的民間問題的一種反思。
? ? ? 影片的最后以一首百鳥朝鳳的曲子進行升華,并且以焦師傅在演奏過程中的那份執著更為深化, 影片以此種方式還是為了喚起大眾對傳統藝術的喜愛與傳承中來,我覺得像這類文化僅僅靠個人是不可能完成的,因為個人需要生存需要經濟來源,這就得靠政府的大力扶持與管理,為的就是對非物質文化的一種繼承。
? ? ? 當然這反映的只是現實中一種民間藝術,這也就代表了民間還是有很多民間藝術形式,比如我的老家的鐵匠鋪,還有白事的樂隊等,這都是最民間的最底層的東西,這都不是由專業的聲樂人員所組成的,都是由民間自由發展并且傳承下來的,但是到了我們這一代,已經對于這些東西完全沒有興趣,更沒有想法說將其傳承下來,因為對于現代社會來看,這些都是老一輩人所從事的工作,并且這些都不是穩定的,所以說家里不會有年輕人來從事這些工作的,要么就是很早出去打工掙錢,要么就是讀書走出農村,歸根到底就是在農村沒有工作機會,沒有大的企業等,年輕人在家是“沒出息”的。這也就說明了現在農村的留守人員都是帶小孩的老人。
? ? ? 對于這部電影,該反思的人太多,包括新一代的年輕人,因為現在更多的年輕人傾向于的是潮流,并且是西化的東西更為吸引人,比如說正青春的時候啊,年輕人喜歡追求隨性的東西,而很多東西都不顧及,這里就不多說了,另外對于政府,更多的是需要對民間文化的保護,讓其能夠更好的保存傳承下去。對于傳統,或許有的東西的確是比較陳舊,但是有的東西還是需要遵循的。。。
后面大家集思廣益,多多討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