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 ? ? 合上滿是油墨味的書,回味著書中情節,唯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諸葛亮使我印象深刻。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千百年來,諸葛亮已成為東方智慧的化身,當然也是忠誠、廉潔、正直的榜樣。關于他的傳奇故事數不勝數,千古流傳。如:三顧茅廬、舌戰群儒、火燒赤壁、三氣周瑜、六出祁山、揮淚斬馬謖、白帝城托孤、七擒七縱孟獲、空城退兵、死諸葛嚇走活仲達......
? ? ? 眾人皆知,他的智慧超群,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善于觀察分析天下大事,還未出山就已知天下三分,在劉備三顧茅廬時將當時的局面分析的面面俱到;他精通兵法,如空城計,七擒七縱孟獲便是很好的例子;他甚至還能呼風喚雨借東風,將赤壁之戰變成了必勝。而他當年那篇肝膽照人,讀完后令人蕩氣回腸的《出師表》更是為千古不朽的名篇佳作,流傳至今。
? ? ? 當然,諸葛亮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便是忠誠。他受劉備三顧茅廬之恩,白帝城托孤之重任,幫助劉備復興漢室而竭忠盡智,致死不渝。明
知阿斗“扶不起”,去還是竭盡全力去輔佐他,他的一片丹心只求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他在《出師表》中寫到過“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句千古名言不知影響了都少人,成為了多少名人志士的座右銘!他為了江山社稷,忠貞不二 ,嘔心瀝血,直到臨死前還念念不忘那江山社稷,只為感恩劉備的知遇之恩。有人說他這是愚忠,但我不那么認為,這才是真正的忠誠!
? ? ? 可惜諸葛亮還是沒有完成先主劉備的遺愿,為復興漢室而操碎了心,最終病死五丈原,享年54歲。
? ? ? ? 人無完人,諸葛亮自身也有不足之處,如在第一次征討祁山時,諸葛亮誤用了只會紙上談兵的馬謖 ,最后失去了街亭。而在這之前 ,劉備曾告誡過諸葛亮不能把重任交給馬謖。諸葛亮失算了。
? ? ? 但即使這樣,也不能降低他在我心目中的位置,我依然敬佩他,因為他實在是一個值得千秋贊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