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寫第2期打卡,我的小船21天到岸。
選擇手寫打卡的初衷,是想跟小朋友一起背誦古詩詞。因為好長一段時間以來,小朋友現在基本上不聽唐詩了,所以他之前記住過的唐詩應該正在記憶中慢慢消退。每次看詩詞大會的時候都勁頭十足,但該到讓說出詩詞的時候,總是書到用時方恨少,一個都想不出來。所以想先從小朋友會的開始,順便統計一下他到底掌握了多少首古詩詞,當然,我自己也可以多記一些。
但是剛開始抄的時候,就是單純的把詩詞抄下來。而且由于簡單會背,所以并沒有考慮太多,只是做了一個寫的動作而已。
后來因為寫6月份的唐代文學,借了一本《唐人絕句品讀》,是張學淳老師寫的,但發現寫作業也沒有用上。再自己翻開讀時,發現每首詩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故事,加上老師的解讀,會讓自己對這首詩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更容易記住。所以決定把手頭的《唐詩三百首》先放一放,把這本書上的先抄完。
這樣的話,后期的抄寫就有了目標和方向。每天會讀給小朋友聽,他如果感興趣的話就會記得比我快。有些覺得有些難的,沒有聽說過的,我就自己配著解讀先去理解,然后試著把它們記下來(不強求,能記住就記住,記不住下次再看。壓力絕對不能給到自己)。每天寫的也不要求多,基本上以一首詩為準,當然解讀的時候,老師也會順帶有其它的詩句,加上這首詩的故事,感覺收獲還是蠻多的。
21天,其實也是一個好習慣養成的周期。以前自己挺喜歡手寫,可是后來懶了,以至于每天對自己要求的也做不到。現在感覺手寫是一項最基本的好習慣。在寫的時候雖然沒有注重一筆一劃的去寫,但是,心情很平靜,可以把字體寫的相對穩一些。翻看自己的日記本時,發現那字體都是龍飛鳳舞,到后面有的自己都感覺讀不下來。所以感覺抄寫和日記的手寫也存在著好多不一樣。這樣寫時,會著重于清晰一些,盡量工整一些。因為寫不了讓人羨慕的其他字體,所以盡可能的會不讓它那么潦草。
不知不覺已經走了21天。今天看來,手寫這個決定,感覺還是挺滿意的。其實抄寫的過程也是看書的過程。只不過手寫把速度放慢了下來。在寫的同時可以重新再一次回味書的韻味。現在反倒感覺以前看書的時候太過于急躁,基本上看一本書都是一目十行的帶過,根本沒有給自己想象的時間,更別說回味。所以現在就像是讀書的慢鏡頭,而我,是不適合太快節奏的那一個,所以特別享受這樣一個過程,基本上每天花上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像靜坐一樣身心寧靜,但感覺萬物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