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對于我來說并不熟識,沒有深刻的了解,也錯過它的黃金八九十年代,但它卻是第一個我曾夢想過的地方。
說來實在慚愧,那時的迷戀香港,自己也說不出什么緣由,大部分是有著跟風的嫌疑,也或許是因為它的繁華,或許有太多的人提到,或許是稍微有點經濟基礎的就會往那邊去,是購物的天堂,是有比內地便宜的奢侈品,是一旦說起就能讓人神往的地方。
1、
在印象里,第一次接觸香港,是和同學在校園元旦文藝匯演中合唱的一首“香港與臺灣”,想想那首歌應該是香港還未回歸之前寫的吧,年代久遠,也無曾去追。沒人教,幾個人自己看著哆來咪發嗦拉西哆就這么學會了。
那時讀小學,表演就像個任務似的,哪懂得歌詞里飽含的深情,只知道等自己長大了哪天也要去看看這些地方。
可能在我們這一代,確實對那些國家的時政大事件沒有很深的感觸。想想香港回歸的那一年,我也上小學一年級了吧。整個記憶也都模糊了,唯一能記住的都是些當時看上去不大要緊的事了。和我合唱的那個同學,曾珍視過,最終也只是剩下各奔離析的結局。
突然想起來,那次匯演最后“香港與臺灣”也沒唱成,改成了“撥浪鼓”。
2、
關于香港的電影與音樂,我大概都是近幾年開始才去關注的吧。
我是那種超超超慢節奏的人,不喜歡當下時髦的一些東西,所以反而對那些老電影、老音樂、老事物比較感興趣,也甚是欣賞。香港電影還是看得少的,知道的也無非是那些大家都在談論的那些,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明星和電影的影響力著實是巨大的,讓我見識到的卻是在韓國的一部電視劇里,《請回答1988》,里面有很多港片的劇情,周潤發、哥哥張國榮、王祖賢等也是經常被他們掛在嘴邊的。上學的時候也聽說了一些,有些男生模仿港劇里的經典人物,裝個酷耍個帥什么的,配上那幼稚的臉孔也是蠻搞笑的。
只是都不曾留意,也都沒什么印象,那時不喜歡看電視,不喜歡聽音樂,現在想想,少時的那些時光我到底是怎么過來的。在他們豐富的兒時經歷中,我的是一片空白。
3、
記得第一次追的港片是古天樂演的《尋秦記》,這是一部穿越劇的鼻祖了,古天樂是真的帥,當時還特意將他的《神雕俠侶》看了一遍,兩遍,甚至在初二那年,每天夜里伏案寫下幾筆,以古天樂為人物原型寫了我人生中第一部短篇小說,雖然后來因為某些原因被自己燒成煙灰,不過那些夜里應該也是歡喜的。
后來老爸給我買了個隨身聽,放磁帶的那種,還專門跑到音像廳里挑了兩盒他的磁帶,聲音說不上多好聽,但那時卻是自己很喜歡聽的粵語歌,那一首很紅的《男朋友》我也硬是逼著自己給學會了,也算是終于趕時了一回,即使聽不懂,裝模作樣也聽得挺帶勁的。
后來在高一班級元旦文藝活動中,帶著室友們合唱了一首古仔的歌,《藍色的緣分》,當然不排除那首歌實在是太簡單,一兩個小時就能學會了。
只是沒想到那一年喜歡上古仔,已經過去這么多年了。唉,就一直這么喜歡下去吧,畢竟能喜歡一個人這么多年也很不容易。
4、
最近一次說到香港,是去年去泰國之前,和幾個好友說圣誕節的時候就一起去香港過吧。可是事不如愿,也就耽擱了,我的港澳通行證也沒辦成。
感覺自己越是年長,越不想往那些大城市里跑了,看過一些霓虹之后便對再美再多的霓虹也沒有什么多大的興趣了,反而對那些小地方的風景有了念想。
香港,我想我始終是不會了解它的,也不需多去了解的。只是一眨眼,香港回歸20年了,作為一個成年人的角度,心里那種愛國意識也更加深刻了吧,不免有些感概。
每個人的心中都曾有過一個香港,是電影、是音樂、是矛盾,是那荼蘼的繁華。
香港,我曾夢想過的第一個城市,愿你一直就這么熠熠生輝的發展下去吧,在祖國的版圖上璀璨閃耀。
香港,美麗地方;
香港,我們愛你;
香港,我們向往你;
香港,快搭個飛機去把你看望!
聯合征文:一座港城,一種情懷——我的香港記憶 - 簡書? http://www.lxweimin.com/p/c74b5b535ee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