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提問》中看到一個有趣的比方:將思維方式分為海綿式思維和淘金式思維,覺得很有趣。說是思維方式,其實更直白的理解,也可以說是學習方式吧。
海綿式思維,就像海綿一樣,來什么信息就接收什么信息,對于好水壞水并不加以區分。吸到飽為止。處在現如今這樣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大多數人采用的就是單純的海綿式思維方式,刷完微信刷微博,刷完微博看網易,網易看好優酷,優酷完了愛奇藝。來什么收什么,浩瀚的信息掌握著主動權。
淘金式思維,顧名思義,是以目的為主題的。今天我要的是金子,那么我就全神貫注的找金子,可能也是微信微博網易百度優酷愛奇藝逐個找過來,不同的是,我是以我想要的金子為主體的。個人覺得和現在比較流行的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比較相像。先確定自己想要學習和研究的方向,然后從基礎知識到專業知識,逐步向上發展。
那是不是說海綿式思維就一無是處,淘金式思維才是王中王呢?個人覺得也不是。首先,海綿式思維是前提,只有廣泛的了解各行各業的信息,擁有敏銳的嗅覺很重要,忘了是誰說的,會屏蔽微商,但會留一兩個,因為你得知道他們在做什么啊。其二,過于執著于淘金式思維,有可能會造成“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情況?!断∪薄分刑岬?,過于關注某一點可能會導致我們對其他的東西視而不見。就像淘金者可能會錯過鉆石。
你可能會說,那你不是白說嘛,到頭來也沒個結論。
哈哈,沒結論就對啦。我呈現的本來就只是個思考過程而已。我沒辦法告訴你什么是百分百正確的,我想告訴你的是,你可以這樣看這個問題,僅僅只是建議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