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四十的我,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覺得人生怎么就成了昨天的重復,不知道原來的喜怒哀樂去了哪里,不記得自己為了某個目標努力奮斗的感覺是什么了。每每和朋友聊天,發現都是在感慨當年如何如何。怎么就忘了,我也不過是三十幾歲,正是最好最努力精力最充沛,人生最巔峰的時刻呢。
在書城里走來走去,想找找看看合適自己的書,首先看到了阿何的《你總是太相信努力》,知道了有這么一批努力碼字的大神,然后知道了簡書、頭條等平臺,然后看到了簡書頭牌紅人彭小六,這本《顛覆平庸》是用心買的第一本這方面的書籍。
懷著不一樣的心情,一點一點的讀完了這本純干貨類書籍。真的是逐字逐句的讀完的,里面太多金句對我來說太重要了,也太像當頭棒喝,比如開頭就有一個“我們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只是有些普通人,既不愿意吃苦,也不愿意付出,但卻想著要不普通的生活”“保持充分的自律,從容的生活節奏,才是節約時間的最好方式”
從這本書里,我知道了用番茄鐘來打敗拖延癥,知道了去“邏輯思維”的羅小胖,“得到”這個分享平臺。也知道了SWOT四象限分析法、5W2H說明一個事物,SMART做計劃,PDCA做任務,FAB作介紹,六頂思想帽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還有時間管理,自我認知,自律,堅持,為什么堅持不下去,因為欲望不夠強烈等等,等等的很多以前從來沒想過的事情
上面的分析方法,在我的工作學習中,是有涉及的,但是從來沒有把它們從工作運用到生活,運用到第二職業上去。
魚骨刺分析事物,人料機法環測,這是工程項目管理的內容。各種內容在過去幾年的工作中,都曾經在我的眼前劃過,也留下了各種印象,可是,小六卻用它來創造自己的價值,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我,只是看過了,只是聽過了而已。從來也沒有把它運用起來,這就是差距
從有了互聯網開始,就知道會改變我的生活,但是,從來也沒有像這一個月的了解這樣,原來,別人都在互聯網的道路上跑了幾萬米了,我還在原地踏步。我還不知道,互聯網帶給生活的,不僅僅是QQ、微信,支付寶的快捷,是知識的跟新迭代,是認知的不斷強化和搶占。別人把互聯網充分的利用起來,做微課,做分享,交圈子,提高能力和技術水平。而我,卻在每天刷QQ,刷微信,最多發個郵件,都不知道網絡帶給自己的快捷,到底在哪里!!
從《顛覆平庸》這本書,我看到了一個剪影,一個時代的剪影。用自己孜孜不倦的努力,用自己微小的力量,一點一點的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一點一點的構建自己的城堡,打造自己的城墻、旗幟、在互聯網上標注自己的坐標點。成為自己的代言人。這才是這本書帶給我的信息沖擊和認知改變。
而這本書,真的分享了太多干貨知識了。這些知識,也許平時我并沒有過多的關注,也許我在身體力行的運用,但是從來也沒有想過這樣系統化的講出來,讓更多的人了解到學習到這樣的能力。比如PPT,比如上班前15分鐘,比如儀式化早起和晚睡不分散精力,再比如手繪,知識框架,思維導圖。這些在我年輕的求學生涯里,都一點一滴的運用過,我也深切的體會到了那樣的好處,我讀書不費勁,我理解能力好,我數學學的特別快,都是因為我在用思維導圖,我在用知識框架,我在用手繪。只是,那個時候我不知道這是一種能力,是一種別人欠缺的能力。直到小六把它分享出來,并依靠它賺到了錢。我才意識到,這些東西,需要我繼續刻意練習,刻意加強,直到這些能力不斷的更新強化成我自己的不能。
這本書分為5個章節,分別從時間管理、職場技能、學習方法、知識體系、個人品牌五個方面,仔仔細細的講解了一個人從懵懂無知到個人大神需要錘煉的能力和提升的方向。
這本書里有太多的例子,正面教材反面教材都有,有自己的親身體會,也有朋友的借鑒。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個人品牌的建立,這個很容易理解,馬云、王健林、王石這一個個名字就是品牌,就是身后神話的體現。這就是個人品牌。這樣的建立,需要幾年十幾年或者幾十年的錘煉,才能成功。我們憑什么想要一蹴而就。
這本書里,幾乎每一個小標題,我都很喜歡,標題的選擇,當初小六也是經過了很嚴格的提煉和篩選的。比如“如果生活給了你一副爛牌,你會掀翻桌子嗎?”“身邊的人都很悠閑,我為什么還要努力”“工作一團糟,跳槽就解決了?”“為什么你學什么都牛叉,我學什么都是渣”這些標題讓我有一直讀下去的沖動。我相信很多人都會和我一樣的感覺。
讀了這本書,就有了改變自己,創建自己個人品牌的欲望和想法。有了想法,就要有落實的計劃和步驟,這個本書也在一步一步的教給我前進的坐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