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看了莎翁名作《麥克白》,有個契機是電視劇《歡樂頌》里面也出現了《麥克白》中的臺詞,“麥克白夫人你的手也不干凈”。看完發現《麥克白》其實是一篇非常短的悲劇,故事線也很簡單,但是給我們的啟發很大。
麥克白是蘇格蘭國王的表弟,也算是蘇格蘭貴族了,在劇初,麥克白是以戰斗英雄的身份登場的,忠心、英勇,因此,蘇格蘭國王給他的封賞也是理所應當。所有悲劇的起源也在此,三個女巫告訴麥克白他的未來:封爵,稱王,而讓悲劇真正開始的是麥克白他自己信了,而且野心和欲望就此開始膨脹。和麥克白一起聽到預言的是劇中一個正面角色,班戈。相比與麥克白,他道出了誘惑的真相:一開始用一些小恩小惠讓你相信對方的話,最后用個最大的誘惑將人引向深淵。
麥克白感覺自己看透了命運的走向,回來就和麥克白夫人預謀,在預謀殺人奪位的整個事件中,麥克白屬于半推半就,麥克白夫人在此中表現的非常心狠手辣,幾乎是推著麥克白往沒有回頭路的方向走,而這一切僅是因為女巫告訴他能夠成為國王。
所以這里面有個問題:麥克白成為國王是因為命運真如此,還是因為聽從了別人的誘惑而自己走向了這條路?有時候所謂的命中注定,也許是自己選擇去相信這是命運,而不承認是因為自己的念想。是因為自己這么想了,下意識就會讓自己的行動跟上節奏,所以得到了所謂“命中注定”的結局。而念想也要分情況,如果是誘惑或者邪念,要能夠及時拒絕,不要入坑,這是建立在自我準確的定位和道德要求的基礎上。如果是積極向上的,也可以反過來利用這一點,下意識的多重復念想,讓潛意識推動自己往這個方向發展(不知道是不是有類似的心理學術語?)
麥克白和麥克白夫人從此就開始了“為了掩飾一個罪惡而犯下更多的罪惡”這條路,不斷的殺人滅口,這個過程中,麥克白從被夫人半推半就,猶豫不決,到最后殺人不眨眼,這是一個加速的過程,所以在犯錯的最開始就要及時剎住。而他們繼續殺人一方面是為了掩飾罪惡,一方面也是因為經受著精神折磨,越往后恐懼是加劇的,麥克白由于恐懼殺了更多的人,麥克白夫人由于恐懼最終自殺。
中間穿插了很多看透事件本質的人的出逃,這些人最后成為推翻麥克白的中堅力量。而女巫的第二次出場是證明了這真的是一個“誘惑”。當想要毀滅一個人的時候,給他“成功的誘惑”“對手不堪一擊”,給他自我膨脹和自滿的假象,讓他對自己盲目自信。所以好聽的不能聽太多呢,還是要保證客觀的思考和自我定位。女巫的再次出現說明命運的走向在于你選擇去相信什么。虛幻的成功是不靠譜的,不能讓誘惑或者暫時的美好麻痹自己,使得自己喪失了理性判斷、喪失了斗志,人還是要經常看到不足,看清現實,看清差距,保持持續的努力。
最后麥克白自然是飛快的走向毀滅,最終也要和對方斗爭而死。最后的麥克白又以一種武士的方式死去,最后的麥克白已經不在乎任何人的生死,連對麥克白夫人的去世也用一個奇怪的解釋度過去了。麥克白的悲劇在于接受了誘惑從而一步一步走向了深淵,不僅結局悲劇,過程中也受著精神上的折磨。
同時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染指一個小錯誤可能就是最終掉進深淵的起點。命運的走向還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時刻保持頭腦清醒,不能接受誘惑也不能麻痹自己。同時看清楚事情的本質,不要被表象迷惑,這樣能夠保全自己,就像瑪爾康一樣。
暫時只想了這么多,以后有機會還可以再讀一遍麥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