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那年,“西藏”這個字眼兒闖入了腦海,大學里幾乎把圖書館里,關于她的所有書籍借來讀,對于她的種種神往,慢慢在心里扎根,發芽,那時的自己覺得她是一片凈土,心里暗暗下定決心,畢業后一定要去一次西藏。
2015年去拉薩的路上
28歲那年,“西藏”這片圣地出現在眼前,這一年自己經歷了太多,輾轉在上海、北京、廣州和江浙一帶見不同的人,了解不同的產品,用心做好每一篇稿子,但最終還是離開了做了五年的行業,于是便有了這次踏上西藏的旅程。
一個人的朝圣
一個人在路上,很多時候都是放空狀態,思考自己為什么會經歷這些?命運為什么老是在捉弄自己?明明自己一直在努力,到頭來是這樣的境遇,還不如當初隨了奶奶的愿(不上大學,找個人家嫁了,現在或許孩子也已經有了),那時的自己,怨天尤人,痛恨命運不公,幾乎失去了面對自己、面對未來的勇氣。
布達拉宮廣場
當真真切切踩在這神往的土地上時,被轉經人的虔誠震撼到了,才明白西藏其實是信仰,是一種對生命的信仰,隨風飄揚的經幡承載了人們的祈福心愿。
回滬的火車上,偶遇一家藏族人,趕在春節去南通看望讀初中的大兒子,每天下午就會撫著佛珠念經,曾詢問原因,女主人說這樣會讓自己覺得心安。
人生的每一步都算數
如今觀看了《岡仁波齊》,那些朝圣的人們,何嘗不是為了尋求心安,印象最深的是那個屠夫,為了減輕自身的罪孽去朝拜,人生最難得是心安,只有內心安定了,身邊的一切,經歷的事情才會有意義。
十年之后的入藏,讓自己重拾勇氣,現在想想,自己在西藏的時候,正是岡仁波齊拍攝制作的時候,有時候就是這樣巧合,兩年后再看,才尋到意義,所有的一切,只為心安。
心安,即是歸處。愿自己,未來路上,隨遇而安。38歲那年,我會在哪里?期待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