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篇文章,你了解到模仿的人、知識癱瘓的人、過于追求安全感的人以及白日夢的人,他們都是沒辦法適應這個快速的不確定的這個時代的人。面對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機會又多,可能性又多,卻不知道怎么下手,挖不出那個點。所以他們只好采取各種各樣奇怪的方式去做這件事,這就是一些我們稱為錯誤的心智模式。
?錯誤的心智模式,讓你越努力就死地越慘。這個世界不是強者生存,也不是智者生存,而是適者生存。那什么是最適應這個時代的生存方式呢?答案就是是成為一個超級個體。
? ?當我們中國達到人均8000美金時,一個人的幸福感并不會和他的收入成正比。你除了要持續地賺錢,你可能需要更多的維度讓自己更有價值感、意義感,更有趣,更好玩。你得學著成為你自己,否則你不會成為一個幸福或者成功的人。這個時代也提供了成為你自己的可能性,每個人可以依靠自己一個人,就可以活得越來越好。
?現在的社會還有一個現象,企業的壽命越來越短,而我們的壽命越來越長。有人在2010年做過研究世界500強的平均壽命是35年,世界一千強是40年。這個數字有進一步降低的趨勢,在2020年的時候,世界五百強可能平均只有20年的壽命。這個時代,像我們父輩一樣一輩子都待在一家企業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了。未來的人,可能一輩子要經歷十家公司,兩到三個城市,三到四個行業,搞不好還要經歷兩到三段婚姻。因為人的壽命越來越長了。
? 以前企業的員工是通過出賣自己的忠誠來換來安全,而現代企業的員工一定是通過提升自己的能力來換來安全。以前我們會特別關注于組織里的關系,而今天我們更關注于朋友圈的關系,因為同行圈、同業圈,粉絲圈都會比組織的壽命更長。圈子的力量比組織的力量大。當機會垂青一個人的時候,這個機會迅速放大到這個圈內的所有人。一群人成功的概率唉一個人成功的概率大很多倍。
?所以我們一定要拿回自己的職業能力,而我的生涯是以我為核心來思考的。我們所依賴的組織并不能夠保護我們一輩子,我們每個人都是個體,我們需要好好地經營好自己。而我們站在了個體崛起的門口,但這個時代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崛起成為超級個體。我們要怎么才能成為超級個體呢?
?首先,我們需要自我迭代的能力,在一個動態中邊奔跑邊思考的能力。沒有人可以清晰地設定未來25年的目標,因為你的想法會變,社會會變。 持續地做自我定位,兩到三年重新刷新自我。
? 其次我們需要三種元能力,生產鏈接、傳播能力。今天的職場從樹狀變成了網絡狀,以前一篇文章寫地再好,你需要通過雜志社的主編、審稿人、印刷廠,你才能看到這篇文章。而到今天,只要你的文章寫地足夠好,你可以直接把它發布到全網,讓所有人看到你的文章。如果你想成為網狀的一個節點,你必須學會鏈接其他節點,收集信息以及產出信息。
? 第三種需要的能力,就是復原能力。這個時代變化太快了,每個人都有可能要經歷十家公司,兩到三個城市,三到四個行業,甚至好幾段婚姻。所以我們這一輩子會成功和失敗很多次。有很多企業迅速地成立,也有很多企業迅速地破產。這個時代真正的玩法不是no ?zuo ?no ?dai,而是長作不死。這才是這個時代真正的復原能力。我們應該在熱愛的領域努力地玩,以玩的心態不斷地探索新的世界,不斷地打開一扇扇的門,不斷地把自己的價值發揮到極致。這個過程成不成功可能就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樂在其中。
?最后一個能力,就是超鏈接的能力。人一生重大決策都是在超鏈產生的偶發事件,而不是規劃出來的。你買衣服、鞋、車的時候,可能會在淘寶上比較好多次。但是那些真正決定你的東西,比如說跟誰結婚、去哪工作、留在哪個城市、做還是不做、跟誰創業,這些事情往往不是規劃的事情。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是一個超鏈接,從新大陸運回來的白銀又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產生。所以社會也是一個超鏈接。
? ?所以,一個人一定要持續地暴露在可能性和超鏈接下,才有機會讓那些可能的東西涌入你的生活。
?因此,生活不要安排的太滿,生活給你的遠遠超過你的想象。我們應該遵守73比法則,70%努力的升值,30%不要抱有任何的想象,持續的社交,持續地點開人生的超鏈接,讓那些可能性撞入到你生命來。
?所以我們要想成為一個超級個體,我們應該把知識落實到實踐當中,同時在生活當中不斷鍛煉上述幾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