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父愛如山,而我卻不能給我的父愛一個結論。回想起只覺得是一種在心底的厚重,它奠定了我成長過程中形成的自信和快樂的基源。
小時候家里很窮,父母感情不好,時常吵架,家里很少有歡愉的氣氛,母親除了勞作不太關心孩子,任其自由生長。在渴望愛的年紀有著對愛敏感的心,對愛的捕捉如同在網上等待的蜘蛛一般。
父親是民辦教師,除了上班有時同事們張羅著在學校大家合伙吃一頓然后玩玩牌。很多時候要出去學習,幾天才回來。那時我特別盼望父親在家的時光。母親在家一般是不說話的,而且太陽還沒有落母親就插好門坐在炕頭一聲不吭,我們知道母親是害怕的所以我和哥哥就更害怕了,一晚上藏在母親的側面大氣也不敢出。所以只要父親一出現在大門口,我的內心就開始莫名得高興,有時藏起來希望他一進屋就開始找我,然后是被發現的笑聲。覺得這個屋子不一樣了,充盈著父親在身邊的那種幸福!
有時候父親來了興致就和我們兄妹三個玩蒙上眼睛捉迷藏,我們簡直是受寵若驚,加之是愛玩的游戲,那高興勁到了極致。
父親的小學離我們的村子兩里地,有了自行車以后他時常帶我去學校,他教小學七年級(那時小學七年制),班主任兼語文和數學。也經常把我帶到他們正在自習的班里,我緊張極了,父親一出去我就面壁而站,只聽見竊竊私語和笑聲,我更害怕了,尤其是下課被他們班上的學生抱著或者幾個人把我拋向空中,我除了緊張一點也不喜歡。但我知道父親是愛我的,所以只要父親說帶我去,我都欣然跟隨,生怕浪費被愛的機會。
那時的孩子沒有玩具,父親給哥哥做了個木頭小車前面拴上繩子可以拉著。這是男孩子的玩具,可我饞得不得了,央著父親給做一個,父親沒做聲。沒想到父親竟然在一天休息的時候給我做了個木頭小車,這個小車和真的馬車差不多了,比哥哥的好上一萬倍,我拉著它,無比幸福!后來表哥來了,哥哥聯合表哥在早已膨脹的嫉妒心下砸碎了我的小車。小車沒了,我很傷心,但父愛卻永遠的留在了心間。
長大后我考了中專,期間父親的家信不斷,都是些平常話,比如家里的情況了,親戚的一些事情了,很少有關切的話語,但書信的頻繁早已道出了父親的牽掛。
畢業后父親指望我能有份好的工作,也能給他帶來一份榮耀,偏偏我令他失望。在我失落的時候回到家里聽到的是他的數落,多少次在吃飯得時候他的埋怨使我中途離開飯桌去外面抹去淚水。我覺得父親對我是失望的。
現在父親年近七十了,我再回到家里的時候,他總說過年的時候就回來吧,你回來我們的年還有些意思,要走也不是以往的沉默,開始以父親得方式挽留。每次都是父親在村頭送我,冬季的北方很冷,車來的時候天還沒亮。我不能想象,在那寒冷的漆黑的清晨,我的乘坐的車離去后父親是什么樣的心情。
父親老了,我也到了中年,時常想起父親的愛,也知道父親需要關愛了,他像孩子留戀父母似的留戀著兒女,父親我要拉著你的手守候住每個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