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模塊,我們跟著陳蕾老師一起共讀了王緒溢博士《數字時代的學與教——給教師的建議40講》的第1、34、36這幾篇文章。現在談談我對第36講《借鑒一所成功學校的校本教學模式》的共讀心得。
文章中提到:“有許多學校在建成科技化教學環境之后,即使做了多次培訓,依然很難讓全部或多數教師有效地應用,甚至發現很多老師會踏入課堂教學常見的誤區。究其癥結,關鍵在于老師們在使用信息技術教學時失去了關注的焦點,也就是教學本身。”這非常符合我們很多老師學習了新的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后面臨的一個問題。在初高中學校推進信息技術融合教學是難度最高的學段,主要原因是學生面臨升學考試的壓力,另外教師年齡普遍比小學老師大,對信息技術接受度慢。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經常思考作為一個教師, 我們到底應該教會學生什么,為什么要教這些,怎么樣來教,教師需在思考與反思中認識到培養學生素養和能力的重要性,這樣才能不斷創新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并認識到“授人以漁”不如“授人以漁”。正如王博士所說,從教師中心走向以生為本,并最終走向學生中心,才是我們對課堂教學的不變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