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我看到這個流傳的圖片,意思是多么可愛的小朋友,你看到他明亮的眼睛么?我一開始以為是瞎子,遭受過暗黑的過去。實際說是逃難到英國的吉普賽人,在歐洲地區的難民,沒有得到幫助,生活在極度的困境中。圖片配合文字朋友轉發,我們很難不去起惻隱之心。
可恰巧我看了一本書,就是拿這為吉普賽小男孩的照片說事,大意是講人有天生的基因能力,然而這個民族的生存特點講述了一個驚人的事實,先看原文:
很漂亮的一個男孩,是不是?注意到了么,他的眼睛?這不是特效,這男孩的眼睛就那么亮。這個男孩是海洋吉普賽人(Sea Gypsies),他們的眼睛都這么亮。
海洋吉普賽人生活在泰國西海岸附近,屬于游牧民族,只不過,他們以捕食海鮮為生。他們生命中的絕大部分都漂流在海上。這個男孩就是在海上出生的。他 們在學會說話學會走路之前就能夠學會游泳。他們可以在不使用任何設備的情況下輕松潛入水面30英尺以下——有個叫做蘇魯的部落,他們常常要潛到75英尺之下去采珍珠。他們能夠控制并降低自己的心率,進而控制自己的氧消耗,他們可以在水下滯留很長時間,往往兩倍于普通人以上。
當然,最令人驚訝的是他們的眼睛。他們可以在水下保持良好的、甚至更好的視力。因為他們學會了如何控制自己的瞳孔尺寸,能夠把瞳孔縮小22%。而一直以來,人們認為瞳孔的收縮尺度是固定的(由人類的基因決定的),并且應該是不受意識控制的,受制于“自主神經系統”。
科學家們認為,這不是“基因突變”的結果,而是大腦的“可塑性”(Plasticity)造成的。因為科學家Anna Gislen以及她的同伴把海洋吉普賽人帶到歐洲,很快就教會了一群瑞典孩子如何收縮瞳孔。現在科學家們相信,大腦的可塑性極強,并且從始至終一直存在著這種可塑性。一切來自外部的刺激(尤其是系統 的訓練)都會對我們的大腦產生影響,而大腦的結構和功能都會隨之發生變化。
現在我們都知道了這是一個大謠言,可是問題就來了:
1·謠言的從哪里而來,誰制造傳播了謠言?
2·為什么總是有傳不完的謠言,傳播謠言的動力是什么?
3·謠言為什么傳播這么容易,沒辦法驗證阻擋么?
我思考過后分析幾點:
1·謠言斷章取義截取了部分事實,確實是吉普賽人,但是是在泰國的吉普賽人,而且是細分海洋吉普賽人。
2·像寫作一樣,謠言打動了人心,帶入了情緒,同情憐憫的人類善良之心。可是這個善良之心要發到朋友圈么?復制黏貼,發出去就是表達為了自己的善良同情,實際上我看根本沒什么作用,也只是轉發之人的假良善,就算是真實的也只是淪為工具而已。
3·真心想求證也需要看個人能力的,簡單轉發多省事,還表達對于弱者的愛護,自然有人轉發圖片和錯誤的評論。(下次我要標記這類朋友圈轉發者,證實后拉黑)而求證事實,需要在網絡上找到真實資料的能力還要花費時間。
4·謠言都有訴求,這次就是表達歐洲政府和英國政府不滿,對待難民的政策極其不友好。
斷章取義的文字,主要表達目的是為掩藏真實的、丑陋目的而主動生成的,這無益于我們的生活,浪費我們的注意力和時間、生命、你說該不該拉黑。